草根家教感悟10则
(2015-12-10 10:02:34)草根家教感悟10则
1、实际上,每个家长身上都有一些教育自己孩子的比较独到可行的好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人精髓,立己特色”。这两句话,用在家长身上,同样有意义。
2、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不断的修正自己思想情绪和言行,可以说是我们生命中的又一次新的道德长跑。
3、有人说求知欲是人的天赋,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学习,孩子们常常升起厌学之心。要让孩子保持一种求知欲,家长也要呵护自身具有求知欲的那颗童心,让自己和孩子始终保持一颗探究真知的精神和信仰,走在与子女共同成长的路上。
4、孩子,就是我们家庭教育苗圃中的一株幼苗。父母的鼓励、切实可行的帮助指导,以及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如同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让这株幼苗茁壮成长。
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艰难困苦与挫折,我们的鼓励支持就是让孩子欢喜的糖块和源源不竭的恒动力。
5、我们常常因为孩子洗的碗不干净而不让孩子洗碗,我们同样常常因为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是幼稚的而拒绝倾听,常常因为看到孩子必然要走些弯路而断然阻止了孩子一次历练。这种历练,是一种充满期盼和冒险精神的磨砺,失败的后果中却蕴含着一颗颗即将成熟的成功的种子。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使科学技术更加提高,社会文明更加进步,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挫折都是必需的。人类五千年文明的成果的承继,需要她的承继着具备经受住困苦磨砺心智和能力。
把顺境和逆境都换化成自己成长的动力和助因,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7、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溺爱往往会让他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路。及时收手,让他们自己去感知这个社会,让他们从寄生者的梦中清醒过来。锻炼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学会自己本该承担的一切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责任,永远不等同于代替子女思想情感和言行的责任。教育是一种道德担当,代替则是一种溺爱和放纵。
8、不知什么时候,辛勤劳苦的母亲们,不约而同的将这种溺爱当成了真爱。真正的母爱,是教会孩子自信自律助人,成为具有担当能力和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9、缘起性空,世事沉浮岁月沧桑,却很难化开融入了血液中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宇宙辽阔岁月倏忽,有几多亲情可以终生相伴。看一个幼小的酷似自己的生命诞生成长,经历风风雨雨伴随花开花落,能够珍惜且珍惜,能够把握且把握!
10、只有家长不断的挖掘拓展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并用这种道德感悟和身体力行与孩子的心灵言行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家庭教育之路才能逐步走向坦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