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与成长同行
(2015-11-10 07:30:3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贴近生活,与成长同行
——“地理学习贴近生活”课题阶段性总结
初二地理
王娟
贴近生活,成长与学习同行
初中地理课程虽然是一门比较新的,但是它具有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劳动都是缘木求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懂得做人成长的道理并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自信自律,是我们鲜明的旗帜。让学生明确校训: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人文理念——自律自信。
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难以做到。首先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赖和尊重,这是教学的第一步。
仅仅空谈自信自律是不行的,要让其拥有与学习和成长相统一的内容。如在学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天圆地方”“地如覆盆”等,知道人类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每个同学都要有自信心,这个每个人的广荣,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也强调这样的理念。
不仅如此,对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就是要找出值得让自己自信的地方,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帮助同学老师和班集体,在社会上的其他场所有所担当等等。就是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助人的基础之上,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是为了明天的助人做准备。
二、为大于细,进步从点滴小事开始。课前的准备,包括书本文具,更有心态的调整,让自己充满一颗助人谦虚好学的心,那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充满着动力和无穷尽的智慧潜能。
课前习惯性的写下:自信自律等几个字,让学生明白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习做人。这样的文化引导,让学生整合自己在小学家庭和社会中汲取的正能量,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更展示自己有礼貌有素养乐于助人的一面。这种课堂学习的氛围是融洽的,对于师生们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有促进作用。
这种自信自律,不仅要求学生同时也要求老师。
面对比较难的知识,如在经纬网上判定某一点的经纬度,学生比较怵头。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就要“成人之美”,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希望和快乐,从而不断的挑战自我获取成功。有些同学基础较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则是云里雾里,这个时候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明白,一时不明白并不可怕,只是自己不放弃多看多想就会成功。
教师利用组织教学的过程,与学生分享自律自强的小故事。让学生们在故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故事中增强做最优秀的自己的信心。
三、活用成语,让学生在激励中成长。地理填充图册中,有“慧眼识图”这样一个练习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有意义的题目,精心阐释,慧眼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知识智慧的一种凝结。
1、例如在经纬网图上,看到没有标出的南北纬或者东西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看到没有标出的海拔高度等等,让学生明白地理中的看图和分析图,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明确了地理学习的特点,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而且走出了地理中的插图和图册上的图,可看可不看的误区。
2、让学生无图用图。如说出东半球最西边的那一条经线的度数,说出我们所处的温度带名称,并说出这个温度带的最南边的那一条纬线的度数,说出北半球中纬度最南边的那条纬线的度数,说出亚洲、北美洲东西北三面各濒临什么大洋等等,让学生建立起地图所展示的空间观念,而且能够用头脑中的那份图来分析思考问题。这个时候的慧眼,就是在没有图的地方,看到一份正确的一目了然的地图。
四、师徒携手,感受助人为乐的阳光心态。一开始说学习上助人为乐,显得有些不着边际。在地理课上,我选择了第二章一部分内容,作为师徒互助学习竞赛内容。如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各大洲的分界线名称位置、六大板块位置名称、红海扩张地中海缩小的原因等比较容易相互督促和检查的内容,让小组长检查背诵。
教师抽时间对于组长进行抽查,让组长在检查的时候,也是模仿老师的方法,不仅是检查而且还伴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鼓励等等。这样参与检查的组长和副组长,不仅对于内容更加熟悉,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请教的热情。
运用小组学习竞赛法,每个同学都感受到了集体的荣誉与自己自信自律的关系,所以争强好胜的同学都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效率,那些平时容易分神但是自尊心强的同学也为此管住自己,更好的听课,更积极的回答问题,更主动的请教老师同学,最终让自己的学习进入一种让自己和老师等都比较满意的状体。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组长和副组长担任师傅以外,个别同学积极主动的挑起了师傅的担子。他们有地理学习爱好者,有其他班干部,有进步较大的学习明星。
五、快乐学习,成为学习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积极进行自我调整。
每次测试结束后,学生都要学着给自己定位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根据考察具体内容,让学生学会自己给自己定档次,并进行学习状况分析——不理解的有哪些,记忆不牢固的有哪些,自己不够细心的有哪些,学习不够规范的有哪些,并确定下一次的学习目标。这样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就是进行一次有效的学习反省,也是一种学习状况的自我调整。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各种学习目标的同学,要有明确的课堂目标。或者识记或者理解或是会运用等等,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指一指,画一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检验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及时明确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状况。
良好,就是对于老师所讲的问题80以上都能懂,即使不懂也通过看书做练习能明白。合格,就是老师讲这些问题要考试要背过,及时做好记录看看自己能不能过关,如果能过关,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优秀则是比起良好来更近一步,一个善于帮助教师和同学在讲台上讲题的学生,就是优秀的一个标准,这种标准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更有互助合作方面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六、严爱结合,让学生扬起成长的风帆。学生的学习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学生有自己的习惯,有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相处的种种的存在。懂得理解尊重每个学生,帮助同学学会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是每个任课老师的必修课之一。关系处理好了,学生亲近老师,觉得在老师那里比较学到知识技能,更懂得做人的道理。学生感受到亲近老师的超值回报之后,自然亲其师信其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个道理。
关注学生成长细节,积累教育智慧。一些学生忙着收交户口本,没有去写作业。要照顾学生生活成长全部,不能轻易的以自我为中心评判学生,这样做就违背了助人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助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成人之美的君子。说话要委婉,要给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留下足够的余地,要让学生读懂教师对于自己的信任和诚实勤奋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不能用简单的惩罚和批评的措施处理,要发现里面的教育契机。或者作业布置不合适,或者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写作业时间,或者学生没有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或者学生对于作业不明确,这些都需要老师的积极正面阳光的引导,因为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增长知识技能,更需要在思想情感方面有个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教学相长,师生风雨中相伴前行。就像经典陪着我们长大一样,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一个精神和行为导师。学习体育交往劳动,都伴随着学生的精神生活,情绪的变化思想认知的形成,都在潜滋暗长。这个时候,教师把自己变成一种融入每个学生心中的经典的模样,就是对于孩子最大的帮助。
正如同父母不是管孩子吃喝拉撒的,更要关注孩子精神和思想文化的成长,教师也不是只是负责让学生背过哪段文字或者做出哪些训练习题的,而是陪伴孩子幸福成长的那个人。虽然这种认识来得晚了些,但是却是整个教养活动最关键的一点。亡羊补牢聊胜于无,生命就这样在互相影响和促进中成长。
生命因为相互帮助变得美丽。在辅导学生的同时,看到学生从原来的不会到会,从原来的记不住到记住,从原来的茫然到喜悦,每个教师都会感到自己累并快乐着。
很多老师在文章中,写出教学的美妙和快乐,真正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与劳累烦恼和奋进希望并行的。因为觉得值得,我们劳累,因为劳累过后,是学生成长的喜悦;因为觉得值得,我们烦恼,因为烦恼过后是师生成长的健康茁壮;因为奋进和希望,正在慢慢的变成老师和学生共同拥有并且值得永远珍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