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跪坐、双盘:让生命走向激昂

(2015-06-15 14:01:08)
标签:

佛学

文化

教育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跪坐、双盘:让生命走向激昂

一个偶然的原因,即膝盖疼痛,让我接触并了解了跪坐。随着坚持和对于跪坐文化的了解,我慢慢的开始喜欢这种坐姿。从跪坐中,我的身心从中受到很大的好处,如同当初自己喜欢打太极拳、盘腿一样,甚至远远超过了前者。跪坐,让我找到了生命的真正的原生态,或者说找到一切动力的真正的源泉。

我想到了秦牧一篇散文《土地》中的一个镜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逃难途中,因为饥饿向一位农民乞讨吃食。同样难觅食物的农民,捧给他的是一抔黄土。盛怒之下,重耳要杀死农民。这时候,重耳身边的随从告诉他,这是一个好的征兆——是上天要赐给他土地。接下来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重耳将手中的一掊土高高的举过头顶,虔诚的跪下,庄重的向上苍叩头谢恩!

没有随员的睿智,就不会有重耳在冲动中的反省。没有下跪深深的感恩,这种反省就没有那么彻底。没有彻底反省的重耳,就不会当上国君,更不要说做五霸之首了,即使能当上也凶险异常,甚至身价性命也难以保住。“知其荣,受其辱;知其雄,守其慈;知其白,守其黑”,“夫不与争,故莫能与之争。”

中国有句古话:“厚德载物”。在宾馆饭店或者很多重要场合,都能看到悬挂在墙上的写有这样内容的书法作品。这句话,可能来自于《易传》,有地势坤,厚德载物的意思。很多时候,自己也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真正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正如同阿难背过了许多的佛经之后,仍然没有崇德辨惑一样。我在背诵了许多的经典语段以后,没有找到挖掘出自身的传统美德的潜能。

直到今天,我跪坐着。每天一早一晚,或者任何一个可以跪坐的时候,我都尽量多的保持这样一种坐姿。那些经典故事和语段中的魂魄,开始在我心中显现影像。这些影像开始变成一种种子,在我心田中生根发芽。当我跪坐蜷起身子将额头亲吻着脚下的土地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回到母亲肚腹中的感觉。那个在母亲腹中成长着的胎儿,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能!”一个声音在我心底高喊着。

“人之初,性本善”,很多时候自己忘记了自己初心。就像一个流浪儿忘了自己的家一样,一种漂泊游荡的感觉自然而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我原先以为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圣贤境界。当我深深的跪下叩拜脚下的土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做不到。一切的名闻利养,跪坐叩头的一刹那烟消云散。以前只是给逝去的父母和祖辈叩头,却不知什么时候忽略了对于生养自己的天地的叩首。找回来了,一个大写的人,要顶天立地。一个要顶天立地的人,首先要有对于天地的敬畏之心。

我用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来消除我的贡高我慢之心;那么深深的跪拜和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含英咀华,就是在涵养我的谦卑自信信他之心。我想到了宣化上人的跪拜,想到了他对于同仁的跪拜和少年时的跪拜以及种种的磨难,我感到上苍有赐予我一件修行的利器。膝盖的疼痛,只是一个机缘,或者是上苍在通过这样一个途径,让我去寻觅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很多年以来,对于经典的诵读中,我也隐隐约约的感觉缺失了什么。当我深深的跪拜下的一刹那,我感到自己与脚下的大地真正融为一体。

我深深跪拜下的一刻,我感到自己真正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自己的身心如同微尘,自己的心识何尝不是,即使自己学富五车都如此,何况自己只是接触了茫茫知识海洋中一滴水而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舍己从人”“不丢不顶站粘连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人人耳熟能详的语句,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一以贯之。我明白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真正含义,我明白了博学的真正目的。

我在鲁迅先生愤激的文句中,看到了这样的话语:中国人只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平平安安做奴隶的时代,再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可是我从春秋左传的篇幅中,看到了另一种中国人的平民生活,在春秋战国和汉代也有这种“平民”的影子,而且这种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我仿佛看到了跪坐着的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看到了跪坐着秦穆公、楚庄王,看到了孔子庄子老子等等无数的先哲。

以前常常担心,自己跪着会变得奴颜婢膝。现在终于明白,真正的奴颜婢膝,不在于自己生活习惯中是跪坐还是正襟危坐。因为我看到了那些正襟危坐着精神的脆弱和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奴颜婢膝的根本所在。我想到在我读写成长的道路上,很多位受人尊敬的老师,都让我关注先秦散文。我早就读懂了他们曾经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当代圣贤的话语。要真正懂得这些文字深处的生命信息和大智慧的密码,就要有确实契合的行动。跪坐,让我读懂了这种文化内在的大气和浩然正气。

“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什么不去在跪坐中找到这种黄金?确切的说,这是一种生命的潜能。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去挖掘这种生命中的潜能,去寻找这种传统文化中的潜能链,让自身的生命和更多人的生命因此焕发出更加美丽善良和智慧的光芒,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

如果说跪坐是亲吻大地的话,那么双盘则是借助佛陀的智慧开启宇宙和生命的密码。跪坐则是一种儒道文化的代表,双盘则是佛陀文化的践行。跪坐和双盘,作为一种可视的生命存在形态,向人们展示一种通向中国古老而又年轻的智慧的康庄大道。有幸接触两种经典文化践行中的皮毛,让我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

曾经的气血虚弱和膝盖的疼痛,竟然成了我了解传承这种优秀文化的特殊媒介。“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上苍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自己觉得有不公平的话,那是自己的认识出现了问题。抛弃自己的固执偏见,走向生命的大菩提,正是“勤诚恒悟”四字学风中的“悟”的境界。

“知其荣,受其辱!”受了胯下之辱的韩信没有垮下去,而是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相反那位让人受胯下之辱之人,却要在胆战心惊中在愧悔中偿还自己的业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