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牦牛能在高原上生存的奥秘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牦牛能在高原上生存的奥秘
牦牛,又叫西藏牛,同黄牛同属异种,是我国高山草原藏族人民的特产家畜。主要产于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海拔3千-----5千米高山草原。
高原草场,气候塞冷,年平均气温为0℃左右。植物生长期仅有120天,没有绝对无霜期。这里虽然太阳光强,但散失的也快。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这里气候变化万千,空气稀薄。瞬间迷雾漫漫,几米之内不见人影,忽而又雪花飘飘群山披银装。牦牛不怕冷,它喜寒畏热,最适于这种严寒环境。牦牛能在零下30℃露天过夜,早晨背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但它仍泰然自若,毫无寒意。牲牛蹄大坚实,身强体壮,能忍饥耐饿。它不仅是优良的家畜,且可驮运重物,充当坐骑。1头牦牛可驮运100千克的重物,翻山越岭,履冰卧雪,风餐露宿,能连续运行20多天,故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牦牛为什么能在高原严寒的环境里生存?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当进入高原长达8个月的寒冷季节后,牦牛全身厚厚披毛的粗毛间长出了绒毛。它的被毛是由不同类型的纤维组成,具有保温良好的空气层,加之牦牛皮下组织发达,容易蓄积脂肪,可保护牛体免受冻害。另外,牦牛体表皱襞少,汗腺较少,能减少热量散失。在气温远远低于牦牛体温37---38℃的寒冷条件下,有利于保存体内热量,减少体内热能或营养物质的消耗,维持正常体温和生理机能。在海拔3000米时,空气含氧量减少三分之一;到海拔5000米处,空气含氧量减少二分之一。牦牛能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奥秘是:牦牛胸腔容积大,气管短而粗大,与狗的气管相似,能适应频速呼吸。牦牛心、肺发达,肺泡比普通牛大。血液中含有红血球,血红素较多。这些生理特点,可使牦牛增加血液中的氧容量,获得必要的或更多的氧气,所以,牦牛能适应在气压低、空气稀簿、含氧量少,几乎终年冬季的高山严寒环境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