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教研:捡起地上的垃圾
(2015-04-14 16:51:24)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讲教育科研故事”演讲征文
内容提要:
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受到几十种因素的影响,老师的影响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的文化引导至关重要。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捡起地上的垃圾的过程,也是清除自身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的过程。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就是置身其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自身正能量,不断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力!是以我谓:一个人的教研!
一个人的教研:捡起地上的垃圾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255129)
三年前,我被安排教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其中有一个课题,就是树立远大目标,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当时我遇到了一件让我特别纠结的事情,教室里孩子们的位底下常常有些废纸。这些没有捡起的废纸,就像针扎在我心上。时间是2012年的冬季。
学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有问题,根子在教育引导者身上。
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喜欢捡起地上垃圾的人,做一个乐于捡起地上垃圾的人。2013年春节过后,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我捡拾“元宝”的故事。
我是含着泪讲的:正月里,每个人都西装革履。这个时候,我感到自己主动清扫生活区楼下的鞭炮垃圾,就是在捡拾最珍贵的金宝。教室里有废纸屑,我不再是命令学生捡起,更多的是主动的捡起来,更主要的是融入我的那种如同捡拾珍宝的心境。
有个学生,当堂向我建议,可以带个盛放垃圾的方便袋在身上,可以走到哪捡到哪。
当时我们所在的地区——淄川区正在开展“感动淄川先进人物”宣传活动,中共淄川区党校的一位副校长,两年来坚持捡拾所在生活区的矿泉水瓶两万多个,捡拾小广告废纸数百斤。我把老人的事迹讲给孩子们听,是激励学生也是激励我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不能以捡拾垃圾安身立命。我知道捡拾垃圾是在磨练自己的心性,更主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影响力,这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所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针对自己喜欢背诵的特点,给自己下了每天坚持诵读30-50字以上的经典的“死扛杠”。有时忙了累了顾不得,必须坚持每年背诵下10000字内的经典。就这样,我无形中增加了捡拾垃圾中的“文化附加值”。
2013年昆仑上庙会期间,我走上自己常常攀登的昆仑山。我顺手捡起一个垃圾袋,沿路捡拾垃圾。我在完成了一个心愿,一个与学生共同的心愿——将捡拾垃圾的行为理念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说到捡拾垃圾,我不能不提及那次蒙山春游。行走在林荫小道上,心中一种难得的惬意。在庙宇前面的小道上,我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别致的标语牌——“请勿乱扔垃圾,你丢我捡!”
“请勿乱扔垃圾,你丢我捡!”——十几年来,一直激励我,最终成就我。
现在,“请勿乱扔垃圾,你丢我捡”,已经成了我的一句座右铭。这种垃圾,不仅包括地上的,还有心中念头言语行动上,只要我能做到,我就一直坚持着这种信念——请勿乱丢垃圾,你丢我捡。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不自私不自利,不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
很多时候,常常有这种状况:我做的已经够好了,怎么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呢?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痴慢心。有时自己抱怨环境,抱怨周围的人,实际上已经有了嗔恨心。有时当自己关注自己名闻利养的时候,已经有了贪心。
一次我捡拾楼道里的废纸,顺手扔向垃圾桶。不巧,没有扔到,垃圾掉到外面了。“老师,你扔的不准!”一个学生一边说着,一边捡起垃圾扔了进去。我回头一看,真实学校出名的“调皮大王”,单单是被派出所请去就有好几次。我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很高兴,顺口说:“还是你更棒!”
我发现自己心灵的镜头,不是对准生活中的假丑恶,而是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与同事在课下一起漫步校园,常常碰到我捡拾地上的垃圾,也谈及我的捡拾垃圾的理念。他们也将自己诵读学习经典的故事讲给我听,也将自己在课堂上的“改革成果”与我分享,当然分享的还有广阔的人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与学生的一次谈话,组织一次班组活动,一种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的设计,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研素材。我注重积累,就是不把教育和教学中的智慧当成垃圾扔掉。这样我坚持积累,我拥有了一篇区级一等奖论文《学则有案,教则有范》。还有十几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三年多来,我已经数千次的弯下腰捡拾地上的垃圾。如果要把捡拾的垃圾摆放起来,可能要铺满操场。我觉得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从这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诵读践行经典的智慧,学到了教育教学的智慧,更主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这是我所需要的,更是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要想让学生拥有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以前自己理解为是知识技能方面的,现在我觉得思想品行方面的尤为如此!
捡起地上的垃圾!这里的地,即指大地,更直指人的心地。这是一个让每个人心地更加清净的时代,是让每个人心灵的天空更加高远和美丽的时代。
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捡起地上的垃圾,让我们的心田被耕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