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心灵强大起来

(2015-04-07 16:19:24)
标签:

佛学

教育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13、让心灵强大起来

沉迷于网络游戏、脱离了道德底线的谈情说爱、打架斗殴、家庭矛盾冲突等等,无一不在冲击着我们的心灵。特别是一名教师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犹如一个医生面临着许多具有疑难杂志的病人。

或者让这些病人永远痛苦的活着,或者看着他们在遭受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之后无奈的死去。

一、     一切皆由心生

一切的不详和灾难,皆有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而生,只是人们不自觉而已。

当我把《地藏经》放在地上,下面是我摘下的帽子。义工告诉我:“师兄,把佛经放在地上是不可以的。佛经如佛,可以在顶礼的时候,放在面前的案板上。众生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犯下了亵渎的大罪。”

我平日里,勤苦诵读佛经,明明知道尘世中,从吃穿住行言谈举止中,很多状况下已经犯下了恒河沙罪业。面对修行之任重道远,我几乎要选择放弃。

在寺庙里,我看到了被世人所摒弃的坚守。从吃穿住行到言语念头的种种坚守,让我感到了寺庙之所以被尊为圣地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拥有一个超凡脱俗的群体。

“修行,不是脱离世间,而是更好的生活。念佛读经,也是如此。”义工继续这样忠告我。

很多人常常这样说,选择一种平常的活法就可以。我不甘心,我要改变让人觉得不堪的命运。如同一个长跑队伍里最后几名,还在努力选择坚持!

我来到寺庙,看到义工们的种种举止,看到比丘和比丘尼们的勤苦精行,我又找到一种前行的动力。

我们心中的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也有两种不同的对治心态,一种是精勤护净,一种是随顺陋习。

自己一个不经意的选择,世俗人情不在乎,但是心灵中有个巨大的存储器,会对一切的善恶做忠实的记录。要对自己负责,就不能忽略可能影响到心灵的纤毫。

二、呼唤文化的支撑

随顺自己的习气和情感,每个人都生活在六道轮回之中。各种各样的煎熬和焦虑,就是这种轮回在人身上的表现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亲近佛文化,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不再是一件羞羞答答的事情。

这种文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教会人们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智慧积极入世。更好的去做自己的工作,更好的去经营自己的家庭,更好的去干自己的事业。

这种文化,浸润在传统和现代文明中的点点滴滴中。只要我们留心,或者认真学习,就会从中汲取这种文化基因。承继了这种优秀文化基因的人们,就会让自己的骨质和血脉中,更加拥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自己逐渐展示更加优秀的自己。

这种文化的基因,在《道德经》《论语》等经典文化中比较集中。努力挖掘其中的优秀文化,弘扬之践行之。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异彩,是时代责任,也是一切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三、相伴互助前行

    修行的路,更是寂寞的路,也是艰险的路。能够有人相伴,能够从身边人身上找到动力,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

孔子曾经说过:“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有这样的自信。

我们看到那些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人们,也渴望着吃到健康安全食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人都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心灵能源,只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方向和制度,我们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种精神和行为,只要有一种一丝不苟的认真落实,就是在做着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业。

这是一种事业,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光明和最风光无限的事业。这是耕耘自身和他人心田的事业,是自助助人的事业!

四、内心强大无需凭藉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关注物质的东西。

在写学习和工作计划的时候,在撰写反思或者总结的时候,常常回顾我们的物质环境和客观条件。

比吃比穿比玩比住比行,不自觉的成为人们闲聊时的话题。这个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客观上让人们在漠视自己的内心。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在比较学历能力,在比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常常疏忽了自己的内心。

汽车需要不定时的补充汽油或者其他燃料,人饿了需要吃饭补充能量,内心的强大需要什么自己常常感到茫然。

心灵的天下,本来是无比大,无比强的。却被得失之心,率领着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两支庞大军团,日夜践踏,直至将血肉之躯的身心体无完肤。

北宋宰相范仲淹先生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佛家的出世精神,也是一种永恒的大悲大智和科学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积极的入世态度。这两者合二为一,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

《道德经》《论语》和佛经,共同构筑强大心灵的文化支撑。几千年来,从未真正打败过。曾经失败的,只是自性中的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真正的心灵永远与宇宙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同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