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有识是为罪
(2015-02-15 21:56:55)
标签:
佛学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生而有识是为罪
每次有二姨相会,他都要讲些相信基督的好处。二姨用他自身的经历,说明相信基督的教诲给自己带来的教益。我仔细的看过《圣经》,虽然只是选看了一部分,但是很用心,多少懂些皮毛。每次听二姨讲,我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我知道他领会的教义是八九不离十的,对于自己有帮助,对于身边的人也不无教益。
临行,二姨反复叮嘱我:让主保佑你,多多忏悔。
这要在几年前,我是心生反感的,现在听到这样的话,却是难得的亲切。我觉得自己缺乏的正是一种平和心态的忏悔,要么就是以为自己永远正确,要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实际上,自己的这种不良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不被看好的,因为它偏离了真正的中庸之道。
我对于忏悔二字,有了正确的理解,得益于慧能祖师的“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意思是对前面的错误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想足办法保证在今后不再重犯。可见,忏悔在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多么重要。我曾经翻看过卢梭的教育哲学专著《忏悔录》,里面正是记述了卢梭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历程。
记得著名的读书活动倡导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一个人坚持读书写读书札记,每天坚持写1000字以上的札记,坚持十年以上,一定是一个成功人士。如果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可以带着十年来写的3600篇札记,他会补偿这个人100万元的经济损失。我坚持写这样的札记,已经有六七年了。这样的笔记本大概也有三四十本了,我虽然还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是我相信了朱教授的话,只要坚持的人一定会成功。我已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虽然我所谓的最好,在别人眼中不屑一顾,甚至是个老幺。
妻子很幽默,曾经说:希望你能坚持,我看你坚持十年,到时能领到朱教授的100万元的补偿金。
坚持写札记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更深刻的读懂和认识了自己。即使我穷困潦倒,我也是充实和富有的,因为我从中找到了一个富可敌国的所在,而且成为了这个国度里的成员或者说是主人之一。我明白了朱教授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我深深的感动于朱教授的良苦用心!
很长时间,我困惑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就是亚当和夏娃是在拥有了知识和智慧的时候被上帝驱逐出伊甸园的。作为一个经常做着传授学生知识工作的教师,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生而有识是为罪。
最近反复看《楞严经》,有些小的收获,人类开始拥有朦朦胧胧的意识的时候或者成为众生的一刹那,就是离开具有正遍知觉的精妙明心开始产生颠倒妄想的开始,错误和罪孽都源于此。我明白了上帝驱逐亚当和夏娃的原因,我也明白了蛇的自以为是的愚蠢——极力的撺掇亚当和夏娃去偷食伊甸园所谓带给人智慧的禁果。我是属蛇的,也是做着一些让学生知道一些所谓的知识或者智慧的工作。我应该快些忏悔,不仅要忏悔,而且要爬行或者匍匐前进,这正是上帝对我的惩罚吧。
我这样想的时候,想到了祖师孔子。《论语》被称为东方圣经,是否能为我的自以为是做些辩护呢?自信翻看《论语》,看到祖师在开篇处,一丝不苟的写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学文。祖师没有像属蛇的我那样愚蠢,而是把知识文化学习放在学习做人的一系列活动之中。这也许是圣人和凡夫俗子的区别,由此我觉得读书不可马虎,有时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这样有人会问,那样我们什么也不学反而是有功无过了。这样说或者是想的人错了,实际上我们生而为人已经把一种识(含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牢牢地捆绑在我们身心中了。我们所有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正是将这种需要完善或者改掉的认识努力的改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