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师教育三事
(2015-02-03 13:43:16)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卢老师教育三事
一、平凡而执着的追求
卢老师,今年48岁。三十年前,技校毕业以后,在煤炭系统工作,虽然只有十年的工龄,但是却是系统的业务骨干而且入了党。煤矿系统领导对于卢老师的为人和工作能力,都非常看好,随时都有被提拔和重用的可能。煤矿系统的一次教师选拔录用工作,却改变了卢老师一生的命运。
经过文化考试和面试,卢老师被录用了。当时教师的工资明显低于工人工资,卢老师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笔者不禁问为什么?卢老师说,就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觉得上课教育学生更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走在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学生纷纷热情的向卢老师打招呼。
卢老师的化学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的左右铭是:老师授课要会找巧,学生学习才会有趣。更主要他有一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生观,他常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当老师就是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闪光点。
二、面对有多动倾向的学生
(一)细节的感动
常栋是一个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对于孩子“不尊重”课堂秩序和老师的情况,卢老师是深有感触。他用一种细小的举动,去慢慢的感化孩子,来渐渐的暖化师生心灵之间的冷漠。常栋的本皮掉了,卢老师没有说什么,而是裁下一页纸做了一份黄色的封皮,并细心的粘好。常栋也没有说什么。卢老师感觉常栋写得化学作业明显的认真工整了。
(二)合理的约定
卢老师找到常栋,守着他身后的同学,说:“你一节课至少要回十次头,如果你能少回头一次,我表扬你;如果你超过十次,我就‘敲打你’;后面的同学负责给数着。”
慢慢的常栋回头次数少了,到了一节课回头只有两三次。卢老师的课堂上,常栋刻意的约束着自己。
(三)幽默的肯定
看到常栋的进步,卢老师表扬了他。受到表扬的常栋,就得意忘形。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上课时管不住自己的嘴。看到常栋的进步,卢老师又找到常栋,故意说:“怎么这节课只回头两三次啊!”常栋裂了裂嘴,偷着乐。卢老师感觉常栋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就是能约束自己回头说话的自信。
转变自己,要从自信开始。
常栋不仅回答次数少了,随便说话的毛病也变少了。要说非常优秀做不到,他从原有的地方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转变让人头疼的孩子
(一)让老师头疼
到了初三,班主任做了些调整。也是到了青春叛逆期的缘故,五班让老师都感觉有些头疼。
五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学生,一般的特点,就是精力比较旺盛,爱冲动,比较敏感。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缺点,或者说没有想到改掉缺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但是对于家长唠唠叨叨的说教和老师的批评和不满,却是充满了更多的不以为然或者是敌对情绪。
任何老师精神备好的课,让他们搅乱了。精心组织的教育方案,也只好忍痛割爱。老师们心中有一种无名火,更有多数的学生从情绪上、从听课效果上都受到影响。
(二)扰乱了班风
不良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打架或者课堂上捣乱的事情不断出现,有些学生对于叫家长来已经也表示满不在乎。对于即将面临的学校处理,也似乎有些麻木。高悬的达摩斯之剑,似乎在失去它固有的威力。
机会来了,市体校要来招收一部分体育特长生。这些学生中,不少人在考察范围之内,有些已经有了明确的意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无法安分了。
(三)教人更交心
卢老师利用授课间隙,找这些同学谈心。卢老师是个非常善于言谈的老师,语言具有很大的亲和力,加上他丰富的社会阅历,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
卢老师说:“我现在是你们的老师,即使你们上了体校,我也曾经是你们的老师,我有教育你们的责任。当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要学会做人。人生道路上,不是事事如意的,要面对自己不能干或者不喜欢干的事情,不是消极的对待,而是要学会面对;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内心感觉好受,还会让事情朝着一个更积极更阳光的方向发展。”
这些学生,不善言谈,却是容易动感情的。随着卢老师的话语,不住的点头。卢老师,看到火候已到,趁机说:“能不能在课堂上约束好自己,与老师配合好,让课堂更加温馨。如果你们将来上体校了,这就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到了体校,遇到类似的事情,也学会处理。如果继续留下来学习文化,可以尝试着慢慢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在于学得多少或者学习成绩有多高,只要学会尽力做好、不断提高就是最优秀的。”
这些学生慢慢的开始转变,他们没有上体校。留下来了,任课老师们都说,五班的学生开始慢慢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