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中学图书室使用案例
(2014-08-23 08:23: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校管理 |
经典传承,读写育人
语文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慨,就是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单凭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有了拓展阅读,这种拓展阅读是课文阅读的一种延伸,有意义但是从阅读量上或者汲取的文化知识素养上总是有限的。潍坊一个小学,搞语文阅读实验课。那里的老师,用两三周的时间结束了语文课教材的学习,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上下的时间拓展阅读,一个小学生几乎能背诵初中生所有的课标必背篇目。
图书室里,新近了一大批图书,不管是图书的内容还是质量,师生们都非常喜爱。如何利用好图书,成了师生们最关注的。特别是语文老师更加关注,如何利用好广泛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以谭娜老师为代表的昆仑中学语文教师团队,根据中心校和昆仑中学领导的要求,担负着率先承担语文阅读实验课的任务。
他们从阅读的内容,到时间安排,到主题的确定,一直到每个借阅读写说环节设计都做了统筹的规划。并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思想状况,确定了“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读写育人、励志成才”的阅读实验目标。
一、选书借阅未雨绸缪。
谭老师确定了“名人传记”“励志感恩”等阅读主题以后,由班级图书管理小组的成员,帮助选定图书。阅读数量,按每人两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换。
管理员团队,认真学习并落实《昆仑中学图书借阅管理指导手册》。让学生不仅学会大量阅读,而且在借阅图书的过程学会爱护图书、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等优良品质。
二、阅读收获台前演说。
同学们都带着目的阅读,即在阅读后要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和学习感悟。
阅读实验课,用周四或周五的两节作文课时间,采用间周一次的办法。第一节课,让学生以自主阅读为主;第二节课,让学生上黑板前演说阅读感悟。采取根据座次抽取演讲者的办法,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个人都要做充分的演说准备。
三、课下读写拓展延伸。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挤出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各个班级,建立图书角。有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到图书室班里借阅归还手续。图书角的图书,有管理员负责管理,同学们在适当的时机借阅并认真填写好借阅记录。班委会将图书管理借阅工作,作为培养同学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
语文老师,结合语文学习实际,将这种大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古典文学素养深厚的许学良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出色。他利用自己所长,整理了大量的名句格言。让学生坚持一天诵读默写一句名句格言训练活动,并每周抽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和默写情况。这一活动,许学良老师已经坚持四年。他编选的名句格言,也以专栏的形式编入了昆仑中学《绿野校本教程》一书。许学良老师,在四年内除了在《绿野》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之外,还出版了两本学生作文专辑——《锦绣年华》和《成长的声音》。
学校开展的读写育人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了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和区教研室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案例格式要求:
1.纸张:A4
2.页边距:上37mm
3.字符间距:标准(不紧缩)
4.行距:固定值为28磅
5.字体与字号:大标题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第一次标题用“3号,黑体不加粗”,正文用“3号,仿宋_GB2312”。
6.标题: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
2014年7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