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与身心健康
(2014-04-03 14:54:29)分类: 保健类 |
透支与身心健康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我有几位同事,只有三四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成了故人。有的是因为嗜好烟酒,有的因为事业心太强。他们都有非常健康的身体,或者突出的才干。但是他们的生命,却如同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我是一个身体智能都平庸的人,所以没有那样的好强争胜之心。然而,我也是一个喜欢得到别人或者学生社会肯定的人。因为我不能做到像孔子那样,顺从“道”而为之,自然要做一些身心不能承受的事,于是就出现了透支。
一年,自己突然感冒了,诱发了严重的烟炎。张嘴说话,疼;喝水,也疼。不用说吃饭了,记得36个小时,只是吃下了点流质的蒸熟的鸡蛋羹。
也就是在这36小时内,我上了八节课。没法说话,我就用粉笔把学习任务写在黑板上。原来调皮的学生,也显得特别懂事。八节课,就这样上下来了。我很感激我的学生,觉得他们知道老师身体不好,突然间长大了。
在上这八节课之前,我自己不敢想怎么上。因为我无法想象如何上下来,平时就是上四节课也是很累了。
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我。但过后,我明显感到了一种体力精力的透支。后来,我端着水杯。正走着,水杯从我手中落到地上,碎了。这样的失误,也是以前没有的。
前者,因为是为了近百个孩子的学习,所以我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课上得很好。后来,水杯突然落地,就是惊醒我,应该注意保护身体了。那个碎掉的杯子,是我参与评课活动时的纪念品,于我很有意义。我非常珍视,落在地上的时候,似乎摔碎的是我的心。可是,更宝贵的身心健康却被我忽视了。
佛菩萨是慈悲的,她不会谋夺我们的身心健康权。但是那些夜叉罗刹和阿修罗,则是有脾气的。他们容不得我的自私,以及与之相关的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如果我做得不好,他就会对我不客气。
他们的这种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可以让我们时时警醒,像孔子那样有所畏惧的活着: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