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3-08-24 16:38:2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地理

 

 

 

 

 

 

 

孙翠苗  赵成峰

20138

 

 

 

一、     教情分析

孙老师比较有管理方法,思维灵活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而且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多,知道自己学生在想些什么关注什么,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比较能够有的放矢。教学活动,也相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喜欢。而且通过上学年优异的教学成绩,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其师,信其道。孙老师,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赵老师年龄现对老化,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个人文化魅力,来弥补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所带来的沟通交流方面的不便。可以结合上学期所倡导的助人课堂或者快乐课堂,在这方面继续大做文章。因为一节课让学生能有一种助人的一种意识或者行为,让学生心中充满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快乐,学生的学习状况相对处于一种优良状态。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了学习地理知识提升自己地理能力的基础,但是还存在一些欠缺。有知识体系方面的不完善,也有学习习惯兴趣能力方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发现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的动力,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开学初的前置预习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方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学生在知识的落实方面,需要自己感兴趣能积极参与的形式,比如提问、开火车等形式,这种形式不是固定的,但是确实需要这样一种方式和渠道。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着痕迹的灵活应用。

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的营造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学学习的影响。同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成就、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影响自己的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注意调动群体的力量,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成功与否,关系很大。所以,要利用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上课前几分钟的检查,促进学生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觉得,自己要在下节课时展示自己,给小组得分,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形式。

三、     主要目标和任务

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1、          疆域与人口:

1)疆域: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位置名称。如果一些学生对于相关省级行政区有些侧面的了解,会相对比较感兴趣。可以挖掘学生自身的这种教育资源,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学习互动交流。

2)人口:能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会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会根据地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民族分布特点。

2、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 自然环境

A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基本特点

B能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C能识记我国主要内流河外流河的名称与分布。

D比较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长度等等。举例说出长江黄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E知道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和形成原因——旱涝、泥石流等的原因。

(2) 自然环境

A能例举出三种以上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B背着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和土地政策。

C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举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

3、          经济与文化

(1) 经济

A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B说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以及运用科技的重要性

C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D比较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E识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2) 文化

A自然环境对饮食衣服住房的影响,举例说明

B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举例说明。

四、     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看图识记法、画图识记法

2、联系生活学习法

3、比赛记忆法

4、形象记忆法

5、理解记忆法

6、集腋成裘学习实际法

五、     校本研究课题

如何保持持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8.269.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第二周(9.29.8

中国的领土面积、邻国海洋等

第三周(9.99.15

中国的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四周(9.169.22

中秋节周四、五放假(周一至三复习巩固)

第五周(9.239.29

中国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特点和人口政策

第六周(9.3010.6

仲秋长假,全休

第七周(10.710.13

周一休假(中国主要山脉走向以及名称分布)

第八周(10.1410.20

中国主要河流走向名称及分布

第九周(10.2110.27

学会比较内流河与外流河的不同特征

第十周(10.2811.3

比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411.10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111.17

中国的自然灾害以及形成原因

第十三周(11.1811.24

举例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第十四周(11.2512.1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以及土地国策

第十五周(12.212.8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举例说明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第十六周(12.912.15

农业因地制宜和高科技的必要性

第十七周(12.1612.22

工业分布特点以及高科技的发展

第十八周(12.2312.29

各种运输方式的不同,以及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等

第十九周(12.301.5)

自然环境对吃穿住和旅游的影响期末复

第二十周(1.61.12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1.131.19

期末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