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学习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看课本2-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看6.1和6.2图以及相关的文字,完成:
(1)纬度位置:(
)N——(
)S,南北跨纬度(
)度,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跨南北半球,境内有(
)、(
)、(
)等三个温度带。
(2)经度位置:(
)E——(
)W,东西跨经度(
)度。大部分位于(
)半球(东半球或西半球),少部分位于(
)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W和(
)E。
(3)海陆位置:北临(
)洋,南临(
)洋,东临(
)洋。
拓展练习:看课本第三页6.3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最北端大约(83°)N,最南端大约(4°)N。由此可以看出,北美洲位于(
)半球(南或北半球)。
(2)经度位置:最西端大约位于(165°)W,最东端大约位于(28°)E。北美洲位于(
)半球(东或西半球)。
(3)海陆位置:北美洲北临(
)洋,东临(
)洋,西临(
)洋。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二、看课本第4-5页,完成以下知识积累:
1、
亚洲面积(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和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2、看6.5图,完成:写出每个地区中,你最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1)北亚(
)国家,中亚(
)国家,南亚(
)国家,西亚(
)国家,东亚(
)国家,东南亚(
)国家。
三、活动探究:看课本第五页6.6图,完成。1、西亚阿拉伯人穿宽大的袍子,过游牧生活,因为那里是(
)气候。2、东西伯利亚人居住木屋,身著毛皮衣服,有狗拉雪橇,因为那里气候(
),(
)资源丰富,终年有(
)。3、孟加拉人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因为那里周围主要是(江河湖海),属于(
)气候。4、东南亚的达雅克人聚居长屋,因为那里属于(
)气候,长屋有利于(
)。
第二节,自然环境
一、看课本第6-7页,完成。
1、亚洲的地形:(1)亚洲起伏(
),看第七页6.8图,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我们知道,亚洲海拔较低的地方,在(
)米以下,海拔较高的地区,在(
)米以上。中部(
),主要是(
)高原和(
)高原。四周(
)——在地图上找到下列地形区并识记他们的名称和位置: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2)亚洲的大陆沿30°N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呈现“(
)-(
)-(
)”的变化,看课本第7页6.9图。
2、亚洲的水系:亚洲的大河主要发源于中部的(
)、(
)地,呈(
)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注入北冰洋的有(
)河、(
)河和(
)河;注入太平洋的有(
)、(
)和(
)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
)河和(
)河。
拓展练习:看课本8-9页,完成。
1、北美洲的地形:看课本6.11图,完成。(1)西部主要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主要包括(
)山脉、(
)山脉和(
)山脉,地形以(
)为主;中部是(
),地形以(
)为主;东部是(
)高原和(
)山脉。西部主要海拔,在1000-3000米,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东部海拔大概在200-3000米。(2)、看图6.12,完成40°N穿过的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特点是“(
)——(
)——(
)”(在括弧内填写高或者低)。
2、北美洲的水系:密西西比河自(
)向(
)注入海洋。说明中部地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高(
)低(填写北或南)。
二、亚洲的气候和北美洲的气候,看课本第10-12页。
1、亚洲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广,(
)气候显著。(2)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
),夏季(
)、降水(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3)季风气候(
)同期,冬季盛行(
),降水少,夏季盛行(
)风,降水较多。容易形成(
)灾害。
2、北美洲的气候。看6.15图,完成。(1)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北纬4°经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是(
)、(
)、(
)、(
)。西经80°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
)和(
)。
小结:两个大洲的气候类型特点,相同点是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不同点在于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而北美洲在没有这个气候特点。
第二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一、看课本第16页,完成。
(一)日本的位置:1、纬度位置:北端大致为(45.6°)N,南端大致为(24°)N,位于(
)温度带。2、经度位置:西端大致为122°E,东端大致为150°E,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3、海陆位置:西临(
)海,东临(
)洋。
(二)日本的领土组成:日本主要有(
)、(
)、(
)、(
)四个大岛和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
)岛。
(三)日本的首都及相关的主要城市、工业区分布特点:在图上找出并识记它们的名称和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以上内容看课本16页的7.2图。看课本20页,识记五大主要工业区的名称: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洋沿岸和(
)内海沿岸。这种工业分布的原因,是方便(
)的进口和(
)的出口。
(四)日本的自然环境:看课本17-18页。
1、地形:看课本16页,完成。以(
)、(
)为主,平原面积(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2、日本海岸线(
),多优良港湾。为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海上交通运输条件。
3、日本的气候。看课本第10页7.7图,日本气候分布,北部以(
)气候为主,南部以(
)气候为主。
4、日本多火山地震温泉海啸等的特点及其原因: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其中,(
)山是著名的火山。日本多使用质地较(
)的建筑材料,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日本为了防震,还经常进行(
)演练。
5、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看课本19-20页,完成。(1)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
),资源(
),国内供给严重(
),对外依赖(
)。(2)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科技水平(
),资金(
)。(3)日本工业特点:加工进口(
),大量出口(
)。(4)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
)和(
)。等国家和地区。(5)人文地理(看课本21-22页):A、日本民族中,(
)民族占绝对优势。B日本文化是(
)兼容的典型。看课本7.17图和7.18图,从日本的西式住宅和图京都御所,可以看出日本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C、(
)是日本的传统服饰。D、(
)即日本料理,是日本人特有的菜肴(见课本7.16图)。
第二节东南亚
一、看课本24-25页,完成。
1、东南亚位置:
(1)纬度位置:北端大致28°N,南端大致为13°S。跨(
)两个半球,主要位于(
)带。
(2)经度位置:西端大致为(92°)E,东端大致为141°E,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3)海陆位置:看课本7.20图,完成。东南亚,位于( )洲的东南部。东临(
)洋,西临(
)洋,其中(
)海峡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东南部临(
)洲。
2、东南亚的范围: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因为在(
)国家南部而得名。马来群岛位于中南半岛的(
)方,有两万多个岛屿组成,又叫(
)群岛。
3、主要国家和首都:在课本28页7.28图上,找到下列国家和首都并识记名称位置,缅甸首都(
),老挝首都,越南首都,泰国首都(
),柬埔寨首都(
)。其中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
)、(
)、(
)。临海国有(
)和(
),唯一的内陆国是(
)。
4、地理位置特点:看课本25页内容和7.21图,说出并背诵其地理位置特点(以下为背诵并能默写内容,注意看图识记)。东南亚地处(
)洲和(
)洲、(
)洋与(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的(
)海峡,是(
)洲、(
)洲,与(
)、(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5、地势和地形特点:看课本28页7.28图,在图上找到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它们的流向大致都是自(
)向(
),有的注入(
)洋,有的注入(
)洋。其中前三条河流,其发源地都在(
)国家境内。由此可以看出,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高(
)低。另外还有一个地形特点,便是(
)相间纵列分布。
6、河流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三角洲。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的有利条件有(
)和(
)(说出二至三条);不利因素是(
)(最少说出一条)
7、气候和农业生产: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为(
)气候和(
)气候。(气候分布要记住)。看课本26页,完成。湿热的气候,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
)、(
)、(
)和(
)的最大产地。
8、世界经济资源产地分布:
(1)稻米主要出口国有(
)、(
)、(
)。泰国必需记住。(2)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国。(3)(
)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
)出口国。(4)马拉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5)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
9、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看图记住):(
)的大金塔,泰国(
)的水上市场,柬埔寨的(
),越南的(
)湾,花园城市(
),(
)的巴厘岛。同时,完成课本31页活动题,说说中国人喜欢到东南亚旅游的理由,每一项最少说出一个理由。写在课本上,准备回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