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还有各种媒体的影像资料,社会交往圈、同学朋友圈等等的言语交往,其产生的正负能量不容忽视。孔子早就说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又偏僻友善柔友便佞。一次听魏书生老师做报告,他说起有人喜欢谈论贪官污吏,说着慷慨激昂听着也觉得七荤八素,结果不管是听着还是说着过后觉得世界末日来临,连死的心都有了,更不用说好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了。我想这就是通过交流,产生负知负能的典型例子。笔者也有类似的体会,自己明明就是陈述了一些事实,怎么就生活工作学习没有劲头了呢?
后来多少读懂些佛经和儒道经典内容,与朋友一起交流,说过了,觉得神清气爽心阔天空智慧无边劲头十足。虽说没有明显的大智大能产生,感觉就如同小草沐浴三春晖的感觉。于是感觉圣人言语不虚,对于孔子所说的非礼勿听勿视勿行有了新的理解。
有个朋友的孩子做医生,说起医生的苦楚来,其中有一种就是心情身体都不好。医生整天就是面对一些身体有病心理有病的人,他的心情能好吗?现在想想,那个人自己心情好身体好的时候愿意去看医生啊!除非和医生是朋友或者什么。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心理医生,从业时间长了,不小心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为什么呢?那些心理状况不好的人,准确的说已经到了一种心理病态的程度,他们传递出的也是一种对身心有害的负能量。经常接触这些人,甚至用心和他们交流的心理医生,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这种负能量的感染。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正知正能量克服,或者掉以轻心,那么心理医生染上心理疾病也不是一件什么稀奇事情。
记得原山东教育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陶继新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在曲阜师范大学任教期间,与同事相比在学养和能力方面综合而论还有些差距,但是二十年后,老同事相聚,同事对于陶老师在学养和成就方面却有一种仰视的感觉。于是请教其中端详,陶老师说是因为自己二十年来一直坚持读书的缘故。同事讲,自己也是一直坚持读书,而且都是阅读精品文章。陶老师说,那原因就是自己一直坚持阅读《论语》等景点的缘故。经典,大概就是正知正能量比较大的,自然受益就大。台湾的王财贵教授曾经讲,最经济的阅读就是阅读经典。
孔子说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为美”。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了选择交流的对象和内容多么重要。很多贪官落马后,在反省中常常提到一句话,就是自己看到别人那样做才做的。有人提出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党的高级管理干部,都要慎独,慎独就是要慎重的选择自己交流的对象和内容。宋朝一代名相范仲淹,有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他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文章结尾处的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更应该发人深省。
大家都熟悉孔子的名言,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是往往忽略了后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哉此言,选择决定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