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是什麽?实在讲,就是前面讲的华严三昧。我们这一部经这一品,一开端就说「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简单的说,只有一个念头,利益一切众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那是普贤行。所以普贤行是以清淨心、平等心、真诚心、慈悲心,做一切利益众生的工作,这是普贤行。这是菩萨行裡面最殊胜的行门,要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是「高级的菩萨行」,称之为普贤行。普贤行它的样子是什麽?样子就是我们自己现前的生活,现前的工作,现前处事、待人、接物,样子没有改变还是照常。事相上没有改变,心理上改变了,决定跟从前不是一个想法,不是一个看法,你的想法、看法转变了。从前念念有我,为我的利益,现在这个念头没有,这个事也没有了。现在是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社会大众,世间人讲的牺牲奉献,他所做的确实是牺牲奉献,但是牺牲奉献这个念头他没有。如果你有牺牲奉献的念头,还有这个意识,你还是凡夫,你修的不是普贤行,你还是凡夫行。凡夫裡面修的什麽?修的是善行,善因将来有善的果报,不是普贤行。普贤行的果报不在三善道,普贤行的果报就是前面的四句,我们这个经上前面的四行,那是普贤行的果报。不但不在六道,连十法界也不在,他的果报在一真法界,这是我们学佛不能不知道。
普贤行要详细说,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你展开《华严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句句都是普贤行。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有这个缘分学习,是大福德。这个福报不是一世的,也就是这个机会不是你随时能够遇得到的,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华严经》大概最近,至少有两百多年没有人讲过,我们今天遇到这一会绝不是偶然。这一部大经,诸位要不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你就不可能遇到,你遇到了你也不可能生欢喜心,遇到能生欢喜心,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不是容易事情。我们既然得人身,遇到这个机会就不能放过,虽然不能学得圆满的普贤行,普贤行裡面学个一条、两条,我们这一生都受用不尽,这都是事实。《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纲要,当然也就是普贤行的纲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