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花齐放春满园(转载地理教学设计——澳大利亚为例论文)

(2012-08-02 09:16: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百花齐放春满园

                          ——由《澳大利亚教学设计》谈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淄博第五中学      聂隽

     初中地理教学在注重学生过程性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现结合《澳大利亚教学设计》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条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情境主线。在《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中,我以“中澳商务周”这一时事为背景,以商务考察为主线,通过“参观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园”引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参观牧场并欣赏剪羊毛”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伴着剪羊毛的歌声和视频体会了“其在羊背上的国家”的正含义;寻找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合作伙伴”学生通过贸易洽谈的情景身临其境的参与到了农牧业考察中,运用所学地理技能从地形、气候等各方面考察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这样以“参观”做教学情境主线,有效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能够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感染力和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是提高地理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运用电教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视频资料,由于立体感强、声图并茂,信息量大,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多媒体播放澳大利亚风光,美丽的景色配上好听的音乐令人陶醉,不仅将学生带入了澳大利亚这个美丽的国度,也让放学生从整体上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有了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而袋鼠、考拉这些动物的视频则让学生在欢快的情境中直观的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

三、利用图文资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澳大利亚》一节,如何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众多的古老物种?”这一问题,我给出学生三组资料:《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大陆漂移示意图》和文字资料(距今约6500万年前, 大洋洲和南极洲分开, 被辽阔的海洋和其他陆地隔开, 自此踏上了隔离演化的道路,现生的有袋类动物均分布于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带,不过在白垩纪晚期及第三纪早期(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时候,可能遍布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它们是哺乳类中一个古老的类群,随着高等哺乳动物-真兽类的兴起,在生存竞争上处于劣势,特别是成为食肉类动物的捕食对象,使其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相继绝迹。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经与其他大陆分离开来,形成一个“世外桃源”,孤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不仅食肉类等高等哺乳动物未能侵入,而且气候环境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使得有袋类动物能够幸运地生存至今,并且由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的各种生态类群,如生活方式类似于狼、鼬等食肉类动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类似于鹿、羊和羚羊等食草类动物的袋鼠;生活方式类似于旱獭、松鼠、野兔等啮齿类或兔类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学生在对三组资料进行分析时,先要分别提炼出每一组资料的有效信息,然后再分析这些信息的内在联系,最后要将这些信息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板图、贴图与多媒体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新课标下的地理教材更加突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效驾驭地理教材,离不开对地图教学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而在教学中通过多种类型地图同时呈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图叠加能力,这对学生能否会据图分析地理问题尤其重要。《澳大利亚》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知道农牧业带的景观差异,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针对这一难点,我为学生能够准备了四个农牧业带的资料,并在黑板上画出澳大利亚轮廓图,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然后让学生代表将手中的资料贴在板图——《澳大利亚轮廓图》中,同时介绍所贴农牧业带的名称、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概况,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澳大利亚地形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说明发展相应农业生产的理由。详细教学设计如下:

请将你收中考察团提供的资料照片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标注出来,介绍该农牧业带的名称和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并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说明发展相应农业生产的理由!咱们看看哪个小组调查的最专业!

 1、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资料:

http://file2.qlteacher.com/cz2012/images/upload/2012/08/01/1(2012-8-1.190339.662).jpg

2、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资料:澳大利亚每年1-6月是小麦种植期,即农忙期,此时绵羊到圈定的草场上自由放牧,7-10月是小麦的生长期,即农闲期,此时8-10月恰逢绵羊的褪毛、剪羊毛期,11-12月此时小麦成熟,又进入收割小麦的农忙期,种植小麦收获之后剩下的麦秆可以用来当饲料,还可以在麦田上放牧绵羊,小麦种植与绵羊养殖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这便是著名的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http://file2.qlteacher.com/cz2012/images/upload/2012/08/01/2(2012-8-1.190410.160).jpg

3、粗放牧牛带:这里人口稀少,植被生长良好,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露天围栏放牧

http://file2.qlteacher.com/cz2012/images/upload/2012/08/01/3(2012-8-1.190511.609).jpg

4、粗放牧羊带:这里人口稀少,植被生长良好,地下水丰富,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露天围栏放牧

http://file2.qlteacher.com/cz2012/images/upload/2012/08/01/4(2012-8-1.190551.732).jpg

学生展示:先介绍图片资料,将手中的图片贴在板图上,阐述该地发展农业的理由。

介绍顺序: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牛带、粗放牧羊带。

学生介绍完了四个农牧业带以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刚才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考察团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70%的养只,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而其他地区的羊只数量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哪位同学能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帮助他分析一下?

学生结合地形图、气候图进行讲解。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了不同的农牧业经济,这种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适应性农业的原则我们成为因地制宜原则,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可以在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善思”,在观察中渗透着思考,边观察边分析,边观察边比较、综合、归纳、概括。这种观察和思考,不仅含有表象——联想——想象的形象思维过程,还伴随着积极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五、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讨论,让学生学会分工,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各小组领取资料,阅读相关资料。这里的资料在前面三、四部分已经提到不赘述。

第二步:各小组明确分工,运用资料讨论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澳大利亚为什么有众多的古老物种”,“为什么澳大利亚70%的养只,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而其他地区的羊只数量很少?”这类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能够独立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第三步:各小组展示,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设定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任务,引导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地理教师要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建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来补充、更改教学内容,在使学习生活化的同时达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澳大利亚》一节中,介绍粗放农牧业的弊端引出趣闻:

粗放牧牛带、粗放牧羊带应该属于粗放农业.就是靠一味扩大面积来获得经济效益且效益较低.往往给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和资源浪费,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就曾面临这严重的环境问题,展示《特殊的进口产品-屎壳郎》一文,“澳大利亚的牛羊数量过多,致使牛粪、羊粪堆积如山,牧草成片死去,只好请中国爱吃牛粪、羊粪的屎壳郎出国,到澳大利亚去推洋粪球”,帮助他们解决清除牛粪、羊粪的难题。”

同学们,澳大利亚政府用他们的智慧解决了畜牧业上的重大难题,保护了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我们国家正进行西部大开发,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农业也是以畜牧业为主,通过这次澳大利亚的商务考察,你认为我国西部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通过“趣闻”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生活实际中,学生纷纷表示要保护环境,要控制放牧的牲畜数量,要保护牧草,要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课堂上,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贴近生活的素材,就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不仅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我们的地理课堂上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选取代表性、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学生定会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春天的花开了何愁没有丰硕的果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