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坎(原创)

(2011-06-05 11:02:07)
标签:

杂谈

——张成双老师《鱼,我所欲也》公开课随笔

        教学开放月活动,每位教师要上报一节公开课,有家长来听课。张老师很随意的上报了课题《鱼,我所欲也》。不经意的一个选择,实际上蕴含着平日里张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想法。

        张老师常常与同事在办公室谈起:多少年以后,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死记硬背”的知识遗忘殆尽,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又是什么呢?是师生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是蔓延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文化氛围,是教师对于人生、社会、事业的解读,是教师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好学和文化积淀。

        张老师,在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之余,默默的坚守着昆仑中学绿野文学社的日常工作,同时协助学校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当然张老师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书法。平时,张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一两本书法杂志还有《文字学概要》,十几期的古文字学专题片成了它业余时间的一道精神大餐——异域风情、各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知识的融汇。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通过书法和古文字学这个媒介,向张老师发出一种精神的召唤!眼下学校正在组织“红歌”比赛,张老师发现 “打黑”、“唱红”与自己准备讲述的课文《鱼,我所欲也》在冥冥中有相通之处。历来反对照本宣科的他,决定将这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教会学生阅读社会和人生。他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授业主要是知识和能力层面上,传道就是思想情感层面上的。教师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就是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含金量”,让学生学到对自己的人生成长更有意义的东西。

        几年来,张老师坚持与学生共读一本名著。如读《西游记》、《三国演义》。他上课的时候,特意挟着精装版的《三国演义》。他说不仅要布置阅读任务,还要给学生作出榜样,接下来讲到《隆中对》和《出师表》的时候要与学生交流三国人物故事。

        为了上好这节课,张老师想了很多。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东西,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其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张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舍生取义”这个四字成语上。其中的“生”可以理解成生命,当然还可以理解成“私心杂念”和“与私心杂念相关的行为等”。其中的“义”,是指道义、正义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里面暗含着一种选择(或者抉择),这种选择中,彰显了一种文化取向,彰显了一种理性思考和足够的定力。

        张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心浮气躁,就容易做自由散漫的俘虏;缺乏足够的定力,就容易走弯路甚至步入歧途!”

        听课后的家长,在阅览室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从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从这堂课上的文化知识性的问题,谈到人生成长路上的大道理;从一个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谈到自己如何做孩子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成长道路的每个路口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