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成功或顺境:学会用减法》教学设计(原创)

(2011-04-21 20:45:00)
标签:

杂谈

校本课程《修身》课《面对成功或顺境:学会用减法》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物质生活方面逐步得到更大满足的同时, 同学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骄傲自满,缺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降低。这个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和古今典型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在成功或者顺境中加强自身修养必要性

2、学会在成功或顺境中加强自身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3、学会在顺境或成功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点:树立居安思危意识

    点:善于在顺境或成功中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 一课时.

教 学 法:阅读思考法、听故事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竞赛法

    程:

.课前同学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学案内容见附件,自主学习,思考相关的内容.

.导出课题,自主展示

(),话说规律,出示课题

A.话说规律

1、教师导语:我们做任何事情之所以取得成功或者步入顺境,是我们顺应自然的缘故。如果我们不能虚心检点自己心态上的骄傲自满和名利的贪欲,眼前的顺境和成功很快就会转化成逆境和失败。

2.要求学生列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相关的例子。

B文化寻根

1.熟读背诵:(用幻灯片出示相关的《道德经》原文,让同学熟读且背诵。)

原文: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可常葆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芮,天之道也。

2.同学找出相关的成语和俗语(答案示例,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展示):

相关的成语:谦受益,满招损。

相关的俗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出示课题(教师)

让我们一块阅读分析课文,想想本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用幻灯片出示课题——面对成功或顺境:学会用减法)。

()自主展示,德高为师

以下阅读内容,用幻灯片出示,并播放录音朗诵。

A.阅读 “教师讲故事(一)”,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B.阅读教师讲故事(二),大家从觉得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

C.阅读教师讲故事(三),说说面对成功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延伸(小组PK)

方案A

(一)用幻灯片出示以下小组演讲比赛内容内容:

1、一个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是不是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为什么?

2、荣誉面前常常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你觉得自己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3、为什么许多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男女同学,会产生莫名的烦恼和忧郁?

(二)小组抽签决定自己演讲的主题。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充实演讲内容。

(三)有两个小组所选择的话题是相同的,与抽到同样话题的小组进行演讲PK

方案B

1、六个平行小组,展开理解背诵<道德经>40字原文比赛,看哪个小组理解背过得多?每背过一人次给小组加一分,得分多的前三个小组为文化知识考核优胜小组。

2、大家留心平时的文化学习和生活实践,看看哪些小组比较好。表现最好的两个小组获得道德风尚奖,此奖项每学期评选两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

 

附录:昆仑中学《修身》课校本教程《面对成功或顺境:要学会用减法》预习学案:

课前预习课文,根据预习提纲(加底线倾斜部分)自主学习。

面对成功或顺境:要学会用减法

大家知道李自成的起义军顺利的攻占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这应该是一种顺境和成功吧。但是整个起义军或者大顺政权的领导层,都忙于追求享乐整个起义军政纪、军纪松弛,很快在清军的进攻下兵败出逃。

我们现在常常发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单位或者团队中,有了成绩和荣誉有人千方百计的想据为己有,有了问题或者困难就推给别人。这样的人现在是没有人要他的性命了,也明显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这次荣誉和利益是你收获了满钵满盂了,以后大家与你合作的积极性肯定就小了或者没有了,领导对于你工作的支持也会大打折扣。相反,有人取得了成绩或者荣誉,不管是人前还是背后不忘领导同事的支持,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荣誉和利益面前处处表现出谦让的姿态甚至就是让领导和众人得到实惠,我想他在以后的干事创业中一定会很有人气,也一定会很快的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辉煌。

文化寻根:<道德经>中部分原文: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可常葆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芮,天之道也。

译文:一个人时时处处想保持一种事事圆满的状态,不如放弃这样的想法和努力;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用一种比较公允的态度对待,那么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满屋子的金银财宝,是难以守护住的;自己身处富贵,骄傲而旁若无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遗留祸患;功成身退,乃自然之道。

同学阅读后,能理解和背诵40字《道德经》原文,看看水背得快,理解得准确。

教师讲故事阐释<道德经>(一)

持而盈之,莫若其已。什么东西到了“满”的程度,你就该撒手了。俗话说了,“谦受益,满招损”。

揣而允之,可常葆也有的版本写作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记得看过一本书上,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上,整天都感觉有说不清的烦恼,于是到附近的一个寺庙里去找主持寻求解脱。

主持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亲自为他倒茶。可是这个人发现主持在茶杯里的水已经满满的情况下,还在继续往杯子里倒水,水顺着杯沿淌到桌子上,继而淌到地上。这个人沉不住气了,提醒和尚“杯子已经满了”。

和尚突然意识到这个状况一般,停止了倒水。说:“其实,人的内心就如同这个茶杯。当自己觉得自己心中什么都懂、什么都行的时候,已经什么都装不下了。也就不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也就没有了提高进步,更不会感受到日有所学日有所获的快乐了。内心世界以外的东西,再怎样美好,也只是如同在桌子上地上散漫的流淌的水一样,只是给自己增加烦恼和负担而已。”于是这个人恍然大悟,告别和尚,回去以后尝试到了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前你是如何处理的,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教师讲故事(二)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我们在抗震救灾中,同学们省下自己买零食的钱捐给灾区的儿童,就是要我们从小培养爱心。我们在捐出零花钱的同时,收获的是帮助别人的快乐。香港著名人士李嘉诚为社会捐献的公益款项多达上亿,在办公室里不甚丢失了一枚硬币去要千方百计的找到。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捐出的钱用到了公益事业上当然不心疼;自己不慎丢失的一元硬币如果不找回来,就是一种浪费。

大家谈谈受到的启发: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

教师讲故事(三)

 

功遂身芮,天之道也。

一个人在取得成功以后,要善于运用减法,把曾经成功的我,从心中减去。这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就需要给更多的人提供“赢”的机会。功遂身芮,天之道也”应该是每个不断取得成功之人士的必备修养。

阅读教师讲故事(三),说说面对成功,我们应该怎么做?

拓展思考:

4、一个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是不是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为什么?

5、当自己在学习或者其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应该怎样面对?

6、当莫名的烦恼涌上自己心头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言行?

7、荣誉面前常常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你觉得自己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