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管是学会还是教会,都是对结果的关注;只有会教和会学是对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的关注。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受到传统观念的肯定,后者则是受到新理念的青睐。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明确的,就是摒弃前者倡导后者,但是由于习惯势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根深蒂固,我们的评价机制和思想意识常常是滞后的,或者我们不自觉的落入了习惯的窠臼。因此笔者尝试着从一些现象入手,分析两者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区别,从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角度考虑,让广大的师生更加积极主动和稳妥的走到会教和会学的正确轨道上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是说以前的方法都是教会和学会,今后的办法都是会学和会教,这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需要广大的师生在调查分析、学习反思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结论。有时候真理和谬误常常是一步之遥,需要我们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一、学会与会学的区别
在过去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我相信有很多人会赞成我的这个观点,但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这种观念不知在什么时候,悄悄地落伍了。
因为,我越来越发现:以学会为目的的,往往让自己处在一种不得已的境地,是被逼无奈的,学习的方式往往是榨油式的,接下来常常是油尽灯枯。以会学为宗旨的,常能自觉主动,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
二、从教会转变为会教
这样,作为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是朝着学会的方向还是朝着会学的方向努力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会教者。要做到会教,教育者要首先做到使自己成为一个会学者,要把自己从原来的教会角色变成一个会教的角色。考试体系已经在转变,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不管这种改变的幅度大还是小,但是这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一个会学的学习者。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要学会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运用,要学会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教育理念,要学会在熟悉一切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新的教育教学特色模式,要学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事业的发展准确的定位,
三、学会学习优势多多
会学的孩子有一种潜力和潜能,有一种向上的态势。会学的孩子,把生活看作一种学习,把应用看作是一种课堂学习的延伸,即使在没有作业的情况下,也会在社会和书本集结成的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以学会为目的的孩子,认为除了写作业
和完成老师需要检查的背诵之外无事可做;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一蹶不振,容易气馁。会学的孩子,把困难和挫折当作一种机遇和挑战,制定计划,选择学法,调剂身心,另辟蹊径。一个会学的人,可能有暂时的学不会,成绩不理想,但是他们不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一个会学的人不会因为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而自喜,他们懂得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会学的人不会懒于动手动脑,更会不耻下问,因为他们懂得这些好的学习方法会给他们带来不菲的收获。一个会学的人,自己会做学习的主人;一个以学会为目的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的打工仔,更有甚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会学的人像辛勤的小蜜蜂在知识的百花园里,采花酿蜜,他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芬芳;以学会为目的的人不小心会走向学习的反面——自暴自弃,甚至厌学。因为在一个会学者的眼中,会看到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学会为目的的人看到的往往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会学的人常常事半功倍;以学会为目的的人,一心想学会,但缺乏计划和正确的途径、方法,往往慌不择路,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四、会教促进专业成长
与会学和学会相应的是会教和教会。
教会和学会一样,充其量是一种技术;会教和会学则是一种艺术。技术容易学,艺术无止境。因为易学,人们常会停滞不前;因为无止境,所以不管作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完善。
会教会学导致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以教会、学会为目的的师生关系,难免磕磕碰碰。如今教学之车,驶上信息化的快车道,教会和学会冤家路窄,难免因为不相适应而行动迟缓或事故频发。
应试教育所考核的往往是学会这样一个结果,所以会教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在明确了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学。会学让学生终生受益,会学让会教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少些不和谐音符。
一位送初四毕业班的数学老师这样对我讲:有些学生是越学越不会学。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是数学常常丢三落四,不是不懂得解题思路,而是……当他的数学成绩还可以的时候,我说他不会学数学,他不以为然。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他连连败北,于是主动找我分析原因。于是,我告诉他,数学就是把生活中的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分离出来,然后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为做题而做题,难免走入学习数学的误区,常此以往会影响自己能力的提高和潜力的挖掘。这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症结所在,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这个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吃苦精神,但是认识不到位思想没有达到相应的深度,属于半会学的那一种。
针对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倾向,笔者以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完成教会与会教的角色转变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完成从教会到会教的角色转变,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现在报刊上许多让人为之欣慰的教育叙事和课堂教学实录,充分的展现了广大师生在这方面做出的榜样。教育教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千千万万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所以每个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促进这种转变,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练好内功,不拘一格,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