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晃到一个震卦。用我常说的话,就是把卦理当成一个长辈的教诲,当成一种激励和鞭策。所以我把用《周易》,当成了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为没有时间,一些卦,只是自己照书本上说的,做些字面意义的理解而已。如果有朋友交流,我则展开一些;或者自己反思自身的情况较多,也成为一篇短文。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心绪较乱,要完成一篇稿子,结果就是借助了《易经》中的智慧。
有时觉得似乎荒诞不经,但是细细想来,其中不乏一些道理。写文章,讲究起转承合等。《易经》,讲了一个发生发展和变化,讲了一个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讲了一个个人与团队等等。
我觉得这个震卦,比较符合我的心境。我常常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动,真的有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觉。人到中年,往往被诸种情感和思绪所累。自己身在其中,有时也是不得要领。有时候,即使跳出了自我的小圈子,在反观自身的时候,也是感觉云里雾里。《易经》的大智慧,有时就像让我下笔成文一样,给我提供一种思路,通过这种思路来洞悉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看到震卦,感到自己有很多的时候,在该震惊的时候,变得麻木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地、鬼神、大人。大意如此,可是回顾自身经历,我用自己的学识开始迷惑自己,走到一条无知无畏的路上。结果是盲人骑瞎马,到头来危害的还是自己。
从这一点是,我就感觉孔子是个好人。他的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教会我们学会生存和发展。至于经过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异化了的孔子,我实在不敢恭维。这是一种谬传,就如同曾子的母亲听到曾子杀人的消息一样。我所惧怕,不是好事。事情往往是由于无所惧怕,在向一个不好的方面转化。关羽因为不惧怕曹操集团和东吴集团的联合,所以对谁都不客气对谁都不小心防范,结果在战略部署上,出现了致命的漏洞,导致兵败被杀。
面对万卷图书,我不是拥有了知识和力量,而是有一种惶恐。当我在给一个本本书粘贴标签的时候,当我看着一本本书的名字被输入微机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没有真正的起到一个语文高级教师应有的作用。虽然我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功利思想,但是要为单位和师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好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另外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种困惑。
面对这些,我们感到震惊的同时,就要走大道走正道。努力的去钻研去做自己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所以我的锻炼身体和读书又开始了一种疯狂状态。没有读写的疯狂,要在传统文化的研读方面有所收获是很难的。没有刻苦的锻炼身体,要想有个健康的身心也是做不到的。当我没有了教育学生的具体困扰的时候,我还在犹豫能行吗?
在这个时候,我会失去一些东西,我要对此有一个端正的心态。是哀叹于这些东西的丧失吗?譬如各种获奖和学生习作论文的发表等等,不能这样。我想到了要想成为特级教师的老们,为了更加专心的自身素养的提高,甚至在三五年内不去参与单位的优秀评选和竞争。我既然离开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还去追求那些东西,不是很可笑吗?我在一个更新的岗位上,也会有所得的。我想我的所学所想,得到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家长们的认可,我一直坚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怎么会没有收获呢?要假以时日,拭目以待。
事情发展下去,我还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为什么?因为我的位置没有站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我太注意了内容即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提高后的素质要发挥作用,是要寻找一个适当的位置的。怎么办?要加强自身的修行,要加强自我的反省。我的反省还是不是彻底的,正如同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夫子这样博学多才尚且如此,何况我是三天打渔两日晒网呢?现在我比较迷恋的是《东周列国志》,如同去年比较迷恋金庸的小说一样。我与齐桓公晋文公和楚成王秦穆公等人,在那里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