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这个多事的秋天,所谓的秋天既是大自然的秋天,也是人生的秋天。说是自然之秋,因为中秋节将近。说是人生的秋天,就是本人来到世间已经四十有五。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我感到一种时不我待。
昨天听校长会上,某某数学或者化学教师,坚持写豆腐块,一年下来光稿费就是几千元,心神往之,确实感觉鞭长莫及。眼前的小名利早已经牢牢的把我羁绊,因为我没有高远的志向,只是得过且过而已。听到关于岗位竞聘的事情,常常战战惶惶。唯一能够坚持的,就是我的读书札记,或者说叫做日记。
整个卦象,要有一种革新之意。把生米做成熟饭,是其本义。这就是一种革新,实际上厨子天天都在革新,怪不得许多的喜欢厨艺的同事当上了学校领导,实际上里面包含着同样的道理。老子直接不客气的说,治理大国家如同烹制小鲜。只是我一头读书,蔑视了这种蕴含着丰富的这里的手艺。现在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既然喜爱太极拳,就用心的去领会其中能给自己带来的教育了。
还是按照原来的惯例,就是从六爻中进行自我分析。
开始从形式上看,是鼎的位置受到了挑战,因为似乎是倾斜了。不过这不是什么坏事,是要把鼎里面的灰尘或者其他的足以玷污鼎的不好的东西清楚出来,就用了这样一个办法。一个类似不好的形式,但是有一个非常有意义或者说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一个人,不管是干什么,如果他是一个有才干的,那么必定要受到他人的嫉妒,这种嫉妒甚至会影响到他自身。这里的情况是,众人虽然嫉妒但是对于我不会有妨碍。现在想来,自己有什么值得嫉妒的呢?一个是图书管理的这个岗位,暂时没有升学或者考试的压力而已。其实每天的工作强度不逊色于上文化课,而且更加默默无闻。这项工作是无法也是不可能作出什么成绩来的,譬如论文或者优质课。当然优质课,像我的语言和年龄偏大的自身条件,正常情况下已经是无缘问鼎了,即使在年轻时候尚且如此,现在何劳幻想?只是论文无法写成,因为没有了来自教学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没有了写作的角度和思路,自然想水到渠成就难得了。值得羡慕的就是,我有时间与这么些图书亲密接触,尤其是我因为收发报刊的缘故,自己可以了解更多的投稿的信箱,这样我投稿的命中率自然也会提高了。由于我坚持工作与自己的爱好分开了管理,所以不会浸淫于读写,自然也就没有人会说什么闲话了。
这是一个服务性的岗位,领导说叫做教辅人员,如同学生用的教材出了课本以外,还有教辅一种一样。我想,学校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是一个砖瓦之才,哪里需要哪里用的,这个岗位自然成了我的安身立命之所。好在张成双君以及诸位领导同事,皆鼎立支持,所有有些工作虽然付出汗水相对多些,却也是流汗流得爽快。处在这样的一个岗位上,我还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我的天职,古人有枕戈待旦之语,我今天还要处处在不上课时候做好上课的打算。譬如说昨天就接了一个撰写书法教案的活计,还有同事也有接过《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教材开始编写教案的。我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是以比较熟悉传统文化的我写起一个教案来也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去上了。应付谁都会,但是要想上好一门课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很羡慕李广洲老师的治学精神,一个常年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员,竟然给身边的人讲授《古文观止》,真真匪夷所思!
图书管理是个烫手的山药,我能够得到一点资助的是我的好的心态和读写带给我的心灵的充实和读写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的问题是,常常因为做一些事情之后就觉得有些飘飘然。我实在是鄙陋的可笑。有些事情,由于我的把握不好分寸,在家庭上或者是工作中都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帮助别人不要紧,关键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俗话说把自己屁股上的东西擦干净,譬如自己儿子的引导问题,自己的健康问题等等。
在外卦中的中间一爻,我看到只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德行的人,才能发挥栋梁作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这个使自己学以致用,争取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如同当年的苏秦,苦读经世致用之书,就是为了功名,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辉煌,就是为了推动历史的进程。实际上,他们的理念走在了时代的前头,经过他们的推波助澜,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大势所趋。
最后一爻就是有很实在的大作用。这是我期盼的,以前也与同事探讨就是传统文化对于应试教育的补益。我觉得前提很难做到,就是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其次就是整个语文教材的大调整,把一些经典的文章,尽量多的引入,另外吸收一些时髦的能感到学生和老师的作品,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教学研究人员根据实时动态即使传输给教师,或者让教师自己通过互联网查找,作为最具有生活栖息或者更多的实际意义的教育素材,这是很多过去的优秀语文教师的梦想,要实现难道是经过我这样的教师的努力吗?
再就是利用传统文化,更新或者改善人们的文化思想,树立一种积极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让每个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不管大人或者是孩子都受到教益!努力,创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