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跪着想到的

(2010-09-03 18:43:33)
标签:

杂谈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因为刚刚开学,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卫生都需要打扫,由于前面几次站着拖地清扫得不是很彻底,想到以前同事说过的跪着抹地虽然费些力但是毕竟结果是出奇的干净,于是就用了跪式清理卫生法。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想到只是用于清理只有二十多个平米的一间图书室而已,因为里面摆放了好几个书橱,即使用拖把,不仅倒蹬不过来,而且会留下许多的死角。就如同山区老家农民们对于巴掌大的耕地一般不用拖拉机翻地,而是用最原始的用镢抓地。我想自己大概就像如此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年以后,很多的情况下喜欢劳动了,在劳动过后自己的身体感到格外的清爽,所以愿意做这个费力的差使。

第一天,两个多小时下来。有时站起,抹擦高处橱子上的,有时要跪下擦地板上、墙裙上的或者橱子支脚上的灰尘蛛网甚至老鼠屎类的,什么蜘蛛、死苍蝇和一些圆形的叫不上名字来的小虫类东西的尸首。这样干着,为了贪图快一点总是憋足了劲,由于不是经常这样劳动的缘故,常常是费力效果不好。心里着急,加上劳累,站起来的时候,又有些头晕的感觉。这是坚持练习太极拳后曾经不常见的一种症状,我于是注意调节,注意站起来的时候不要太猛,再就是身体的各个关节注意放松。哈哈太极拳上的有些知识也用上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

自己没有想到,一个不足三十平米的图书室,让我足足清扫了两个小时。我于是见到同事就说,似乎有些抖搂自己的苦劳之嫌,我后来也感觉出来,真是越来越没有出息了。好在昨天孙老师,在教我太极拳的时候,又非常用心用力的帮我纠正太极推手的一些动作,而且陪我反复的练习推手,对于我的身体状况实在是帮了一个大忙。当然我在这里也是用心感悟,我觉得自己的阅读《孙子兵法》和练习太极拳,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我于是处于一种身心的亢奋状态,但是我终究还是面临着许多的新的开端,感觉无所措。于是搬了《易经》来帮助自己理清思绪,就是别太意气或者情感用事,多注意团队利益和培养协作精神,不要太逞强了一切都要按照客观规律来办。如果说练习太极拳和背诵《孙子兵法》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话,那么在学校的工作和劳动中,要注意计划性和劳逸结合。有了这样一个心理和思想上的调整,也为我今天的劳动奠定了一个科学的思想基础。

累,这是我对于这种卫生工作的总体感受。自己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干体力劳动了,同事好心的关照等学生到校了就可以帮忙了。但是我觉得自己是独立出来的功能室管理人员,不能与其他的老师让学生清扫办公室和教师一样可以依靠学生的帮助。因为这个功能室的清理,随着我的工作的定位,我觉得似乎是我自己清理的成为要占多半了。

休息。要解决疲惫,我的办法不是简单的歇着,或者喝喝水,抽支烟什么的。而是有自己的花样,打太极拳或者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诵读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化中的几句话或者是一小段。阅读自己非常喜欢的小说,就是一种休息。我想很多人都体会到这一点,就像大家看自己喜欢的足球赛或者电视连续剧就是一种休憩一样。有些人喜欢散散步或者跳跳舞或者聊聊天是一种休息,我的休息的方式则是打太极拳。

跪着清理阅览室的地板、近百张桌椅上的污渍,是一项简单而且重复的劳动。喜欢看书和思考的我的大脑在支配身体完成这些劳动的时候,常常让思绪不自觉的随风飘摇。这样做,如果是在清理账目或者是撰写公文的时候,是一种不集中精力,但是在单调的而乏味的体力劳动中不失为一种调味剂。猛然间想起同事说到的某五星级国际大饭店,有这样的房间,如果客人到里面用餐,享受的是跪式服务。当时一个中年同事说,跪式服务又能怎样?是啊,向我们这个年龄有时已经没有什么幻想了。你不就是侍餐吗,跪式服务也不会多什么或者少什么。但是也想到了见过电视剧上的日本人的跪式服务。这是一种对于客人最尊重、最周到的服务。年轻的同事见中年人不以为然,于是提高了声调说,漂亮的女大学生为你服务!一脸兴奋和夸张的表情。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说得是一种向往或者淡定。我想到了这句网络语言,非常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心态。

抬头望去,我的眼前是书的海洋。几乎是上万册图书,摆放在我眼前的近百张会议桌上,喜欢联想的我有时感觉自己真的是遨游在书的海洋里。不过醒的时候,知道自己的这种感觉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而且不仅如此我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离书的海洋还很遥远。以前的所谓的在书海漫游,只不过是由于自己的无知把一个马蹄大的水坑想象成了海洋而已。书中不乏时下非常热门的国学经典。这种热门是国学经典这个词汇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以上日志完成于2010.8.28

在这种火热的报道之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学的重要和应该得到重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如何学习研究用好国学则是一个正在探索或者急需研究的问题。大概一两年以前,媒体报道说一个小学校长为了让学生学好国学,给学生下跪,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心里不是滋味。这个校长的愿望或者初衷是好的,实际上我们的许多的家长也是虽然没有给孩子跪下,几乎是“求”着学生学习的。但是我们学习国学是为了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内孝外悌泛爱笃行有余才可以学文而已。教育著作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诲,不知道怎么今天的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情,而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似乎成了学习的机器或者考试的努力。这是急功近利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其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和孩子。

回顾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学,主要的教学手段是逼着学、诱导着学、让其乐在其中的学、让其感受到不学习的危害觉得不得不学、让其觉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有好好的学等等。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或者说是升学考试还没有直接涉及到国学,或者说是应试的学子中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学在提高自己的应试素质方面的益处,或者说是国学人人想学但是老虎啃天不知道如何下口等等,国学还是在路上,如同素质教育在路上一样。如果说解放以前我们的国学是私塾先生逼着学生学习的话,那么今天的学校学习国学则是一种形式上的作秀。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我们的师资力量而言,我们没有一定数量的国学老师。真正的国学,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修养还是稍差一二,当然这种现状正在得到改善,譬如我们的教师网络培训中,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师学习的公共科目都是国学经典,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而且网络研修弥补了当下国学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如果仅仅依靠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的收听或者收看国学大师们的讲座,是不会立即提高教师们的国学素养的。要提高国学素养,需要广大的教师认真阅读原著,而且对于其中的经典部分要熟读或者是诵读,这样才能烂熟于心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尽量的理解原著作者或者文章内在的文化内涵。

“你之所以看到别人伟大,是因为你自己是跪着的”。我们可以跪着服务,可以跪着干可以干能更好的干的一切,但是我们的人格和思想就应该是站着的。如果我们已经开始阅读经典或者已经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我们会知道这些元典文化的作者或者文化内涵本身要求我们是站着的,只有这样我们与元典文化之间才能有更好的交流。要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元典文化的奥妙,我们首先就要做一个站着的大写的人。正在跪着辛勤劳动着并且这样想着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做的我,就已经走在这样一条做人和读书的路上了!(后面日志完成于2010.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