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阅读孙子的《势》,让我沉湎于其中,觉得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进行透彻的思考。背诵过了,并不等于什么都弄明白了,不然就不会有死记硬背这个词了。对于自己工作生活现实的思考,“势”表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意义。我当然无法等闲视之,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我自己的不足,而没有相应的措施使自己弥补这一点,所以我是寝食难安。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我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了这种不足,如果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图蛋,那么我稀里糊涂的活着甚至终于死去,没有弄明白什么也就算了,但是当我看到了一线让自己充满希望的曙光的时候,我怎么会不孜孜以求呢?
关于档案建设的紧锣密鼓已经敲起来了,关于图书呢?我感到了一种压力:关于现在已经整理的图书,还有部分大概是两千册左右吧,还没有加盖公章,需要补盖公章,这个公章只需要两个人,多了人无法占用,因为一个人负责搬运图书,一个人负责掀开要盖公章的页面,一个人负责盖章。也就说,最多的话需要三个人。
另外,关于图书进一步清理核实,具体多了几本或者少了几本的话,我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进行。原因,我曾经做过尝试性的检查,就是用了近一天的时间,夏天一个人清查图书一千册左右,发现正确率接近100%,我建议如果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建议不再清查,相信具体的工作人员(学生老师的工作),因为要想干好一项团体工作,只有分工明确,才能更好的发挥团体的的作用。
作为一个图书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当领导抽掉了助手的时候,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怎样让所有参与图书整理工作的人,心中明确目标而且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老子讲了无为,讲了自强不息。就是要不有妄想,尊重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至于如何自强,老子没有讲。就是要守好道,大家都觉得笼统。孔子讲了要讲究仁,那么怎样成就仁呢?没有讲,或者我没有读懂。商朝有三仁人,管仲也是仁者。只要大家要做仁,就达到了仁的境界了。没有孙子的具体,孙子的战略战术,孙子的审时度势,更主要的是要学会造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