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学是什么?是自己对于自己的培训。看到培训名单上没有自己,心里有些失落,但是也是庆幸的,为什么要别人培训自己呢?那些齐鲁名师又是谁培训出来的呢,他们不是一生下来或者是凭借某个亲戚的关系成为卓越的教师的,他们的经验很简单就是反思学习创新实践。
不管怎样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看了孙子兵法,我知道自己不是不去努力了,而是退出了一种形式的竞争,这有什么好失落的。就像我自己早早的白了头一样。我想自己就像早早盛开的迎春花一样,要早早的败落。迎春花的生命不是终结了,而是准备一个新的开始。只有认真的准备,在来年的初春,迎春才能如期绽放。
49岁的陶老师,不是在那里默默的背诵着《论语》吗?齐国的建立者不是在七十岁以前,没有什么建树吗?晋文公不是在国外流浪十几年吗?他不是也丧失了信心复国吗?他的处境不是够悲惨的吗?他的几乎所有的亲人都死去了,为了自己即将得到的位置,这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情。何况我们在《古文观止》中,看到他的请遂。多么的无聊,这就是英雄之末路。
我的工作不是停止了,而是面临着没有人培训自己的路。譬如说图书管理吧,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图书管理委员会,就是由班主任、政教处出面对于图书的借阅采取一个相应的考核制度。网上图书馆,就是各个班级的图书借阅计划。图书借阅情况和读书的收获等等。这样我们可以评选先进图书管理个人,比如说是图书借阅归还比较积极,而且在读书活动中收效教大的班级,评为图书推介先进个人。对于那些在图书管理中成绩显著的同学,也要评选出先进个人。可以根据我们相关的数据,就是通过电子表格统计的情况,可以进行比较。
进行图书借阅归放比赛,看看哪些学生书本放得整齐和有规律,哪些同学的为同学服务意识强,哪些同学积极开展图书阅读宣传工作。
如果真的干这样的工作,需要我们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需要我们经常的学习阅读更多的图书,胜任这样的图书管理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向别的单位和学校学习,更积极的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可以开办教师和学生的读书沙龙,让教师和学生在沙龙一展自己的阅读风采。
譬如我在放假前见到的两个热爱读书的同学都说自己不是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写读书笔记是一件很累的差事。我记得自己在阅读了几十万字的名著之后,竟然一个字的读书笔记也写不出来,如果非要写什么那就写读了XXX书而已。可是,我们现在逼着学生写读书笔记,就在于养成一个习惯,一个读写的好习惯。正如辛弃疾所说的,少年的时候,没有忧愁,为了写好文章强自说愁。到了年纪大了,真正感觉到忧愁的滋味的时候,却道:“天凉,好个秋!”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这样的人生况味的。
有的人说话挺好,但是做事确实是让人无法放心。有些人看似绷着个脸,但是他确实是做得比较漂亮。有些人,说话非常的直接,你没有准备好去听,他已经把自己的意思直接的说出来;有些人,你敞开了耳朵听了他说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明白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如果以前,我面对的是几个老师和学生,那么我将要面对的是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因为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一而且这个挑战还要面对上级领导的检查。这个挑战中自己首先要保持一个胜利者的心态,不管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尽力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