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教师练太极拳好
笔者是一名教师,属于体质不是很强健的一种,曾经学过华佗的“五禽戏”、按摩、“空劲”气功等。从2001年,开始练习太极拳,起初只是动作上的一种模仿。后来,通过自己的练习与诸多的武术爱好者交流,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2007年11月份,我又有幸参加了淄川区教育体育局工会集中组织的教师太极拳培训。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我在校园里,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坚持练习太极拳已经有三年了,下面谈一谈我对教师练习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
时间上有保障。我国人数众多的是中小学教师,教师的业余时间比较紧张。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打三遍也就用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况且平时时间紧的情况下,打上一两遍也会起到锻炼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在家里或者是室外的狭小空地练习。
是为人师表的需要。学校每天的课程设置中,有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活动时间,根据自己的课程设置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活动时间。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工作状态。在学校安排的活动时间积极的参加锻炼,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应该是这种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适宜在校园练习。由于中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练习其他的武术项目,由于学生的下意识的模仿和不注意安全防护,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学生看太极拳久了,也会变得温文尔雅,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拳。练习太极拳,讲究用心、用脑,习练者要注重博学多思,这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太极拳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和器械,练习起来很方便,不会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
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站立时间和伏案工作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关节炎和腰椎、颈椎劳损;另外教师的心理压力大,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和引起肠胃疾病等。太极拳的锻炼,有利于缓解颈椎和腰椎的状况而且对于改善睡眠和调节肠胃功能都有显著的效果。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拳,里面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道德经》和《论语》里面的哲学和教育思想理念与太极拳有着同样的文化渊源,练习太极拳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消化,有利于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成长。
促进教育和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于教育内部的行政管理,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太极拳的训练,讲究身心和谐、与周围教育环境的和谐、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和谐。受到这种太极文化的熏陶的教师,更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把这种“和谐与发展”的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太极拳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上课、备课和看作业等事务性的工作中暂时的解脱出来,换换脑筋,舒活一下筋骨让神经系统得以调节,以更充沛的精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投入到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室外的环境:蓝天、白云、绿地以及新鲜的空气,有利于教师精神的愉悦和放松,许多有创造性地教学设计和教育思想就在这种相对宽松的思维环境中得以形成。可以促使教师本人,进行一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对自己所学习内容形成新的认识。经常打太极拳,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师的心理状态,促进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自身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