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拥抱健康和快乐

(2007-11-13 14:34:44)
标签:

杂谈

 

——参加淄川区教体系统太极拳培训感想及其他

看着广场上早晨锻炼的人们,我的心一下变得年轻了。锻炼,一个多么温馨而年轻的字眼,从十五六岁开始吧,她就一直伴随着我。虽然我的身体现在不是最健康的,但是锻炼在健康了我的身体的同时,更康健了我的心灵。

海灯法师,从一个体弱多病的少年,变成了少林武术的掌门人;一位有十三种慢性疾病缠身的花甲老人,通过锻炼找回了健康和活力。体育有着一种神奇的魅力,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其中的奥妙。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曾被羞辱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正把奥林匹克精神植根心底。

太极拳,一种融导引、气功和武术技击为一体的健身运动,伴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儒禅,渐渐的浸润我的心灵。

廿年前,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喜欢太极拳的人占1/150。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当时年轻气盛的我,自然把学习太极拳抛到了一边,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太极拳太难学了。太极拳是一种很注重生命科学的健身方法,是一种功夫,是永无止境的,谁也不能说自己达到了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当自己觉得可以了的时候,正是自己太极拳的练习出现偏差的时候。“可以”二字可以由别人来说,但是不能自以为是。淄川区实验中学的武术专职教师刘小杰,在教完太极拳24式之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所学的太极拳的招式,并非太极大师们真正的套路,只是他们在练习太极拳之前的热身动作。听了刘老师的这句话,我在有些须失望的同时,更参悟到太极拳的真谛:太极拳是无拳之拳,心身天地万物合一,以不变应万变,岂是一招一式所能桎梏?

不要把太极拳复杂化了,这是教我们太极拳的刘老师的叮嘱。各种武术技击爱好者,随着功夫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大多转到练习太极拳方面。太极拳有海纳百川的气概,它以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居内家拳之首——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于是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等等,在太极大文化的苗圃中茁出新芽。太极拳功夫由内而外,学习太极拳由外而内。刘老师在教授的时候,从基本的动作入手,22个基本动作用4个半天的时间教练完。遇到较难的动作,先分解,按节拍分别训练,然后完成连贯动作。讲完每个动作之后,让大家做两遍,然后他再强调注意的问题,再练。我们集中学习结束以后,刘老师要求大家回去自己至少练习十遍以上,我记得自己每天单独练习的时间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加上集中训练的三个多小时,我们每天的训练接近五个小时。训练结束以后,觉得自己胳膊、腿涨痛。

对太极拳的热情温暖着你我。有家人的关心,有领导的关怀,有同事的帮助和激励,当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风言风语或者让你理解不理解的眼神。从2001年练太极拳至今,我觉得从太极拳中得到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太极拳本身——我暂且称之为太极文化吧。我把自己的学练教太极拳的过程,称之为太极文化苦旅,在这一丝一缕的苦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和芬芳。坚持锻炼,拥抱快乐和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锻炼,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锻炼方法,让健康和快乐伴随着你我,是每个现代人明智的选择。从锻炼中找一份欢乐,从工作中找一份欢乐,让生活中的欢乐,串联起来,快乐你我,快乐大家,快乐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星美酒香
后一篇:门外侯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