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纸质媒体发表 |
妙 联 赏 析 | |
|
文 / zczcf |
一、人物类 “孔子生周末,光武起汉中”,一“圣人”一“天子”,一周朝末年,一汉朝中兴时期,对应比照,让人感慨世事沧桑,伟人伟业光照人间。“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表面写船行,利用谐音,寓含着对三国时期和楚汉时期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二、植物类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文章”。借写藕荷铺陈一个人的才学和能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一个缺乏文化底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形象。 三、动物类 “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运用对比这对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看似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实际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和差距。“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落汤的虾子着红衫,鞠躬如也。”则是一个才俊少年和一个老年红袍官吏,通过对对联,相互悦纳又寓庄于谐。 四、拆字对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是运用字的结构特点,巧妙地抒情言志。“此木为柴山山出;白水作泉日日昌。”表达了一个落魄山野以打柴为生的秀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和美好的希望。 五、数词类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一位同样穷困的书生借过年贴春联的机会,俟观民风者了解老百姓“缺一(衣)少十(食)”的生活状况。“万瓦千砖百匠造成万佛殿;一船二橹三人摇过一拱桥”,运用一组数词巧妙的表达了相关的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读来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六、中药类 “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犹妙小柴胡。”这一组对联中,病症与相应治病药名两两相对,恰到好处。“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上下两联分别有三味中药名组成,巧妙搭配,让人们结合日常生产和情感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 另外,还有词牌名类,如“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穿上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等等。
淄川区磁村镇第五小学 《现代教育导报》(淄博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