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夕餐秋菊之落英”想到的

(2007-06-21 14:37:46)
标签:

杂谈

分类: 纸质媒体发表

 

由“夕餐秋菊之落英”想到的
  文 / zczcf
    ——《桃花源记》课下注释质疑

  读屈原的《离骚》,吟诵“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开始时以为那是诗人的浪漫。一个秋日与朋友看到一朵朵鲜嫩的菊花,朋友顺口说:“这样的菊花,炒了吃正合适。”转念一想,屈原怎么爱吃坠落的菊花瓣呢?何况菊花即使枯萎了也是不会坠落的。一日翻看《说文解字》明白:落英不是指坠落的花瓣,而是指鲜花。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课下注释把“落英”解释为“坠落的花瓣”显然欠妥,应该解释为“刚绽放的桃花”。这样解释才与桃源美景相协调,与文章的意境相统一。

另外,课文对(桃花源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的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显然有背常理。理由是桃花源中人与外界隔绝有五六百年(从秦到东晋),服饰自然与东晋时世人有所不同,若解释为“与世人不同的人”则更为恰当。

淄川区磁村镇第五小学(255192)   刘  

 《现代教育导报》(淄博专刊)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