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山东省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情况汇报(转载)

(2012-04-26 07:43: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
参加山东省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情况汇报
类别:┊作者:作者:┊发布日期:2012-4-18 9:29:00
 
内容:
                                                                                                                                 参加山东省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情况汇报
          
                                                                                                                                          岱岳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志国
 
按照教研室工作安排,4月13-14日,由我和实验中学李占锋主任代表岱岳区参加了在青岛26中召开的山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研讨会。全泰安市共20人参加本次现场会,由市教研室郑书记带队,学校层面的参会者多为校长、业务校长。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高洪德副主任,青岛市教研室王旭昌主任、市南区教育局孙方凯副局长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各市、县教研室教研员,普通中小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代表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13日上午会议安排为领导讲话、校长交流发言。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高洪德副主任指出:说:“一个没有校本课程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一个没有校本课程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同时指出,山东省教研室下一步要在借鉴青岛市教研室的做法,设立校本课程教研员,开展教师好教师培训,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使之规范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青岛市教研室王旭昌主任做了题为“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一是建立培训机制,提升课程理念;二是明确目标程序,搞好课程开发;三是构建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四是改进教学方式,规范课程实施;五是强化课程管理,搞好教学评价;  六是着眼师生发展,搞好教学评价。在课程内容方面,青岛主要在民主文化领域、社会探究领域、生命教育领域、艺术探究领域、体育健康领域、科学技术领域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随后,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滕州市第五中学、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曲阜市实验中学、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潍坊市广文中学作为先进单位的代表进行了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经验介绍。
下午代表分组考察了青岛二中、青岛二十六中、青岛嘉峪关学校,了解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听取学校介绍、观摩相关活动。我让占锋去了二十六中学习,我去了青岛二中。青岛26中既作为主会场,又作为分会场,由刘晓云校长进行了题为《学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交流,全校的七大门类33节选修课进行了展示,社会文化类的广博、科学探索类的前瞻、劳动技能类的创新、人生教育类的深邃,使人印象深刻。
青岛二中的考察学习使我对高中学段校本课程的开设、管理、评价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在听取了校长、教导处主任、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对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方面的介绍后,使我对青岛二中校本课程开设从宏观到细节有了直观认识。青岛二中的精品校本课程有上百个,校本课程“模拟联合国”在开课时收到了李肇星、安南的贺信。在本次现场会上开设了四节观摩课,分别是陶艺、创意思维、茶艺、城市热点论坛,我全程观摩了城市热点论坛,学生社会调查较为深刻,辩论活跃,言语犀利,这样的课程能很好的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4日上午,华师大教授吴刚平作了有关校本课程的报告,从政策到理论到案例,介绍得较为详细。下午离会。
反思一:办学理念决定校本课程的内容和高度。
青岛二中在办学理念方面,学校大胆构建开放式办学模式,探索多种办学形式,努力面向国际化办学。先后与与英国北方大学合作开设留英、留澳预科班,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联合开设国际课程班,开设青岛二中网校。在此基础上学校与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学校保持友好关系。青岛二中实施“学生自主发展模式”,紧紧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五项基本素质和“独特的智能品质、卓越的领袖气质、执着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研究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五项特色素质,实现学生素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教育视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开设类似模拟联合国这样的校本课程了。反观我们的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较为模糊,谈不上开设主导性校本课程,只能是拼凑校本课程,无法开设出特色课程。
反思二、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引导校本课程建设走向良性发展。
青岛市教研室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评级系统。从教师培训到课程开设的审核;从课程指导到课堂比赛,都有章可循,同时引导学校建立起对任课教师评价考核细则,教师申报校本课程的积极性空前提高,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出了很多精品校本课程。反观我们的激励机制、管理系统都有待完善和健全,制约了我区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反思三:校长的关注程度,决定了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
不论是在大会上交流发言的校长、还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和重视,都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打造学校特色突破口。各校国家课程的开设大同小异,校本课程的建设异彩纷呈,使人印象深刻。反思我们的校长,对校本课程缺乏科学认识,开设的主动意识也较为淡薄,以活动代替校本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