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论语》看如何从小事做起
(2012-04-18 16:53: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
不管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磨练坚强的意志,还是走向自立自强,还是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都要从小事做起。《道德经》中讲,“为大乎细”,我们透过《论语》看看古圣先贤是如何教导我们从小事做起的,并希望在理解的基础上,这些《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成为我们学习生活道路上的座右铭,让我们始终前进在自信快乐的成功之路上。
首先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论语·子罕第九》中有,“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覆一篑,进,吾往也。”很多的时候,我们多数人是从小事开始,就没有做而后不成功的;当然有些人,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做这些小事,然后又因为放弃了做这些小事而不成功的。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做一些小事,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很长时间的做这些小事,所以选择了放弃。如果让一个人背过十几万字的经典文字,说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很多人可能选择不去尝试。如果是让一个人每天坚持尝试背诵50——100字的经典内容,并尝试坚持下去,很多人可能愿意尝试。实际上,当我们真正坚持了,在经过了十来年回头来看,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一种自我的超越。下面这些《论语》中的文字,我们每个人都不难做到,如果我们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十年,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接近圣贤了,我们的心灵已经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我们会因为我们心灵的高尚而每天生活在成功和快乐之中。
1、进步首先从学习和模仿开始,先是要有一个好的榜样,而后照着去做。《论语·先进第十一》中,“不践迹,不入于室矣。”很多同学学习书法的时候,都有一个体会,就是临帖,就是首先从形式上模仿,然后模仿其神韵,走后走入作者心灵深处,进而内化,提高自己的内涵。我们的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是如此。我们提倡同学们翻看《名人传记》之类的书籍,就是让我们有学习的榜样。就是找到自己学习和追赶的目标。实际上,只要善于学习,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老师。孔子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者”。
比如我学习陶继新老师,他背诵的《道德经》《论语》等,我都进行了背诵,他所撰写的不少的文章和书籍我都看过,这些就是为了更好的学其精髓。实际上,有些我们是无法践迹的,如像他一样去撰写报告文学。这是为什么呢?说明我只是在某些知识上学到了一部分,并没有感悟到这些文化知识深层次的东西,或者说我也感悟到了但是没有内化成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要学以致用。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要关注我们个体生命成长的每个细节的。从吃穿住行、心理活动思想动态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观察分析评价自己,才能更好的制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们这样照顾不过来,譬如练习书法,一开始就是各种笔画都书写到位是做不到的,我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笔画入手,例如首先学会写点横竖撇捺等,然后慢慢关注所有的笔画,继而关注字的整体结构形态和神韵等等。
先看吃穿住吃行。《论语·学而第一》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说真正有修养的人,不追求吃的多么好,住的多么排场。我所知道的两个教育界的榜样,就是魏书生和陶继新。陶继新曾经住着济南十平米的房子,呆了十几年。济南的夏天特别热,陶老师说他没有感觉到热,因为他沉浸在经典的学习和诵读之中,忘记了周围环境的不适。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要让学生吃好,就要陪读,这个陪读就是去给学生做些可口的饭菜。现在的学生吃不好是不行的,颜回吃不好也不行早早的死了。我想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孔子的话,就是不追求吃的有多么好,只要保证营养就行了,学生处于一个长身体的时候嘛。实际上,学生吃不饱,很多的是与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的。从小比较挑食,到了学校里当然就吃不饱了。看科教频道的电视节目,发现培养孩子不偏食要从一开始喂孩子开始,各种适合营养的东西都喂,不至于局限于几种,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各种食物都喜欢的口感。饭要吃七分饱,是符合人体的消化吸收规律的。《论语·乡党第十》中,“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因为过去孔子出行,一般亲自驾车,或者有他人驾车,这些都是为了安全起见的一些行为规范。我们今天要结合交通安全的实际,总结交通经验教训,力保交通安全。
关于穿着。《论语》中有一则是赞扬子路的,说子路“与衣狐貉者立,蕴衣蔽袍处其间略无逊色”。也就是我们只要穿着干净整洁,不必去追求时尚光鲜乃至名牌。
要广泛学习,不要有所局限。《论语·为政第二》中,“君子不器。”就是不要让自己局限于一种技能,要学习自己能够掌握的社会需要的尽可能多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要善于向学习朋友的长处,发现朋友身上的缺点自己要尽力避免。如《论语》中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想就是不要去学习朋友身上不如自己的陋习,如果自己有错误能要勇敢的改正。
要学会说话,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论语·雍也第六》中,子曰:“不有祝鮀佞,而有宋朝之美,难免于今之世矣!”有人说过说话还用学吗?是的。说话里面大有学问。说话者的心态思想和表情举止,投射出说话人的修养和内心世界,是关系到做人处事成败的重要因素。孔子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孔子多次对于子路在说话中表现出来的缺点进行批评,可见孔子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
吃饭睡觉时的注意事项。《论语·乡党第十》中,子曰:“食不言,寝不语。”就现代医学证明,这个是非常符合卫生习惯的。因为吃饭的时候,是人的食道打开气管关闭。说话的时候,是气管打开食道关闭。如果吃饭时说话,会导致气管误入食道,造成食道阻塞。在吃饭上,孔子是非常重视色香味的。“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挑选食品原料的时候,要看食物是否变质,要从食物的颜色、气味、烹饪是否科学、时令等综合考虑。
再有就是尊敬老人的习惯。《论语·乡党第十》中,“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就是要养成尊老敬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