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密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2012-03-21 13:15: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上面我们探讨了君子不重的具体含义,那么它与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学则不固。怎么理解呢?

    现在我们明白,君子不重,就是没有注重道德修养或者是道德修养不够完善或者说是出现了什么闪失。 这样的后果,就是所学的东西都消失了。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言论,就是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脱离了社会实践是没有用的。真的没有用吗?中国的在校学生大概上亿人,这样庞大的学习团体难道就是在虚度光阴。

    中国的学校教育,从书本到书本,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它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的程度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值得称道的,虽然它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团队大社会学习环境下,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普通的学校教育有问题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会在较短的时间改变,作为一个学习者而言怎么办?

    作为一个学习者,可以办到一个学校无法办到的事情。一个学校无法提供给我们很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不一定说明每个学习者都无法得到这样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因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的改善,需要全社会至少是地方政府和涉及到的家庭教师等众多成员之间的齐心协力的事情,而一个人的学习实践状况却是掌握在每个同学的手中。

    要使学校交给我们的有限的文化知识,真正变成有用的,不是自己无法作为,而且自己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些觉得自己学过的东西没有用的人,大多是没有把握自身的缘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才干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学习者本人。

    学习者本人的思想品德非常重要,即学习者的内心修养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他所学到的优秀文化是否是自己精神机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修养,他学到的可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和文化,很快就会从自身消失。因为孔子说过一句话,“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我们学习的是载道的文化,这个道要发挥作用要成就一个人,需要一个人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是这个人要明心见性,要把自身的潜能和智慧发挥出来贡献于他人集体和社会。否则,如果只是把所学的知识文化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如同《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那样,他的这些所谓的知识,与没有没什么两样——说“学则不固”不为不当。

    也就是说,在今天人人都认识到知识技能和文化的重要性的时候,如果一个学习者忽视了道德修养,如同是一个取水的人用漏水的笊篱取水一样,那只是在瞎忙活而已。

    现在人们的平均学历越来越高,但是真正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并把这样的生命价值最大化的人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值得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