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12-03-19 08:57: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学

      现代社会人们遇到一种困惑,就是常常慨叹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没有重用自己。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为此而生气,只要自己真的有他人社会需要的知识文化和能力,自己终究会被挖掘和发现的。

    不去生气为恼,就是腾出时间精力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有一次,子贡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孔子说,子贡啊,你自己就一点缺点也没有吗?我可不像你啊,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说人坏话。

    由此看出,孔子对于生命的珍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孔子的文化调查研究和积累和编纂以及教育教学工作,才有了那么高的成就。

    佛学告诉我们,你做了好事,你在不断的提升自己,即使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要生气。即使别人伤害你,你还是要坚持,这样你就会真正的增强自己的意志力,甚至提升自己的智慧觉悟和能力。这是你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己的绝好的机会啊,很多人都是在与别人的斤斤计较中,失去了这种机会。这样的人,是没有修养或者说是缺乏修养的,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那么我们真的不需要为自己争取什么了吗?不是的,孔子说一定要争取的话,也是要做君子之争。要在符合道德范畴之内,进行据理力争,这种争正是为了不争,因为这是一种捍卫道的行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违背民主与法制的前提下,虽然这种说似乎很奢侈,因为违背的人和事情很多。正如同,当流行性感冒发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一定也要自己染上流行疾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