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误区,科学设计

(2011-11-14 16:04: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走出误区,科学设计

淄川区第一中学  魏传刚   2011年8月3日 10:36

 

走出误区,科学设计

                                                ——写在研修的路上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拓展文本,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彰显教学特色,越来越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要求。现在教师们对教学设计更为关注,更注意细节。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在教学设计中走入一些误区,听了刘老师和黄老师关于教学设计的精到论述后,我想谈谈自己关于教学设计容易产生的误区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        教学设计脱离群众,目中无人。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节奏流畅,就有必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的难易、逻辑顺序等,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目中无人”.

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变成了自己设计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可能教师自身感觉课上的百无一漏,顺畅无阻,但是学生反而觉得整堂课与自己关系不大,看看书也就是一样的效果。

二、        运用教材“以本为本”,刻板机械。

教材中有很多“节”,内容不多,也没有相应的练习,这是教师碰到的棘手问题.有的是一带而过(这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常见);有的将这一节作为一堂课(在公开课中较常见),还美其名曰“以本为本”,这都是应用教材的误区。

教师的确成了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运用教材不折不扣,让学生也感觉教材就是一张网,我们也只能在网中学习,缺乏创新意识。

三、        案例作业随心所欲,不相匹配。

在案例、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安排上常见的误区是:与当前内容脱节,题目太难,太技巧化,题目数量偏多等。

一般来说,选取应该考虑是否与当前内容有关?有些题目学生不会做不是因为不懂当前内容,而是因为前面知识的遗忘或其它的原因。这不仅会妨碍教学的流畅,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问题设计旁征博引,过于细致。

在问题设置中出现的误区是过多的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追求面面具到,生怕遗漏什么。

其实,完美有时就是烦琐,面面具到往往会淹没核心的东西,太过细致,学生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五、        情景设计追求时尚,过于花俏。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背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当前在教学设计上有一种误区,那就是“为了情境而情境”,还美其名曰“体现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这样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中去,思想意识开放的甚至跑离课本基本要求,整堂课很难再收回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上来。

六、        趣味性一统到底,思想性抛之万里。

提高课堂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讲是必须要考虑的,但是盲目追求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把整堂课都变成若干个活动,是学生再课堂上一个接一个的应对活动安排,课堂的思想立意得不到落实,真正的活动目标怎么能实现。

综合以上所述,在课程改革进入白热化的时刻,就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尽可能挖掘并利用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的生活知识,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景,开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从思想提升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能力,增强学好思品课的信心和愿望,切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