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思想•理念•模式

(2011-11-10 14:24:24)
标签:

杂谈

教育:思想理念模式

今日与同事谈及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这三个概念,因为涉及到一篇文章的定位。于是我就有了一番言辞激烈的评论,现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教育家们的笔下和广大教育工作着的笔下是混用的。因为教育理念,要以教育思想为基础,教育理念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来实现。

一、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著作,真正称的上教育思想的不多。像如孔子、杜威、陶行知,他们的教育思想也不过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因为称为思想的,大多属于哲学层面的,而且是历久不衰的。

譬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是现代平民教育思想在古代的最早体现。还有因材施教,即是教育思想,也是教育原则,也是一种教育理念。陶行知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至于现代教育提倡的科学民主思想,则是社会思潮,在教育领域内的贯彻。

(二)思想教育

现在有一种提法,就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从而培养有思想的学生。这种思想,就是在一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独立思考判断。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由于社会和环境的巨大压力,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人几乎受着一种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前进着。但是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如果也是这样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生活,很难说是高尚的。这与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提高教师的思想性,就是提高我们民族未来的整体思想素质。

当然教师的这种思想性,与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艺术思想、管理思想、教育思想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为基础,我们广大教师才有可能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思想体系,从而在工作实践中更好的展示这种思想,并自觉的用自己的思想文化去完善学生的个性。

二、教育•理念

(一)教育理念

每个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都在学校里学过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中,可能就有一本叫做《现代教育理念丛书》。这种书中的教育理念比较有典型性,但是有些只是雁过留声而已,没有人去真正的实施。

从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学校曾经学习过实践过的教育理念,就有:目标教学、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分层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这是面上推行开的一些教育理念,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具体到某个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的聂兰老师,就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教育格言》,发表在《山东教育》上。这种教育理念,有些老师写在自己的教育博客和随笔中,有些老师让他萦绕在自己的心头。譬如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学相长。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所培养学生的成长,带动自身的专业成长。反过来也是,通过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理念教育

过去有句话,就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一种妄想。我们教师用自身的做人的理念和教育的理念,去影响带动学生富有理智的或者具有思想性的思考问题,这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过去曾经有一种说法,就是随着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投入使用,教师将大量的缩减。因为学生只要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就可以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痴人说梦。真正的人格教育,只有人对人的影响,而且学生受到身边的教师的影响最大。

教师正是通过自身理念的提升,塑造成一种优秀的人格,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师培养和带出来的学生,才能有着完善的人格。当然,这里的教师不仅是指文化课老师,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有些人天赋中,富有理念,是做教师的天才。很多的人,需要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才能促进自身人生、生活和工作理念的最终形成和不断完善。理念教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这正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所在!

三、教育•模式

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我们今天统称为模式。在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和教育思潮的影响,各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教育工作者们自身的努力而应运而生。

学校开展的励志操比赛活动,即是我们学校最近的一种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学案引领,分层达标”,就是我们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每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风格和学科特点,也会形成自己的整套上课模式。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己性格特点和思维习惯能力的不同,也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模式是一种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模式,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学生学习适合老师上课的模式就是好模式。任何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模式,都存在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