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上好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和体会

(2011-11-10 09:32:53)
标签:

思想品德课

宋体

传统文化

《道德经》

《周易》

杂谈

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

关于上好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和体会

上初一的思想品德课,有两个来月了。这两个来月,是我的思想和心灵发生着重大改变。

记得我当学生时,思想品德总能得个比较好的分数。这得益于我对于试题的猜测和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考试时的文字语言表达技巧。

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仅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一、     对于新课标的解读。第一遍统揽教材,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只不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已。况且,我从同事那里了解到,初一、二的思想品德内容,几乎与升学考试无关。

于是我开始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与学生的思想品行的关系,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行有益。我正在阅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发现思想品德课上所讲的内容,与传统文化中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我更不能用传统的《论语》、《周易》、《道德经》、《心经》等来代替思想品德课的内容。

于是下载思想品德新课标,觉得是要求学习认识一点,感悟一点,落实一点。心内释然,怪不得,我觉得思想品德上所说的有些内容,我自己也做不到啊,让学生做到不是勉为其难吗?

二、课堂教学具体落实。看了传统文化中的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和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觉得思想品德课,实质上是一种道德的唤醒,让学生强化自己内在的一种道德意识,强化一下内在的良好品行而已。至于让学生实现道德的完善或者实现道德的质的提升,则需要更加高明的人或者假以时日了。

现在想来,思想品德课不能不注意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如果成绩低了,学生的家长不乐意,学生心里不踏实,同事领导不高兴,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老师如何在这方面安心呢?

于是进一步统揽了教材,熟悉了常规问题,设想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对于教学内容中,哪些是提高学生认识的,哪些是让学生感悟的,哪些是让学生落实到行动中的大致梳理了一下。实际上,认识、感悟和落实,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教学要受到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作为一名文化课教师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法。

个人品德提高方面,我把传统文化的研习,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一下整合。不能很快的提升学生的心态,但是我可以更好的改善自己的心态,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澄清自身的模糊认识。这也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态度,老师之德风,学生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

我想我在思想品德教师这个岗位上的教学相长之路,一定会走得更稳健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