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最好的遇见》创作花絮(3)一个团队的作品

(2020-06-18 07:51:21)
标签:

教育

分类: 出国留学
20206月,我的第六部著作《为了最好的遇见 走进世界顶级大学的有故事的孩子启示录》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同步发售了。这是我继家庭英语教育系列丛书的三部曲以后推出的新的系列 国际教育系列丛书 的第一部作品。虽然我编写的那部分内容是近5年我在工作中所积累的信息,但本书真正动笔写是两年前。这两年,儿子从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我则在十年以后又一次到英国“留学”(这次是访学身份),经历了事业上的又一个成长。从英语教育到国际教育,是儿子和孩子们的成长牵引着我,他们让我明白了,最初我们是因为要把英语学好而相遇,但是,当我们把英语学好以后,国际教育则成为一项不可避免的选择。仅以本书,祝福所有已经踏上英语学习征程的孩子们,英语将成就你们最好的遇见!在此,分享本书背后的故事。

20186月,我开始了第一个采访,在随后的暑假,我一共完成了六个采访。而另外两个采访,是在我开始了英国剑桥大学访学以后才完成的,一个是在伦敦,一个是连线美国。

把每个孩子长达一两个小时的采访录音转成文字,是我一想就头痛的事情。如果是人工来做,一小时能够转录五分钟的谈话内容就算很速度了,我想到了问一问熟悉科大讯飞产品的一位朋友,他果然给我提供了“黄金”般的信息。我下载了讯飞语记的app,这个工具以每小时音频资料不到一分钟就转录成文字且只有0.33元的成本,做完了所有的转录工作。然后我再听着录音修订一些不准确的地方,再编辑,非常高效的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工作。

接着就是将编辑好的内容发给孩子们确认。这时的他们已经开始了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紧张之余,还要给这个似乎已经离他们很远的事情时间,让我实在不忍,但又不得不做,我硬着头皮扮演了催缴作业的老师形象。有些孩子还是做了很多更改,不是因为我的记录不准确,而是采访已过半年,这半年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自己当年的经历有了新的解读。

由此我认为自己做了太正确的一件事,仅过了半年的时间,孩子们看自己的过去的眼光就不同了,更长时间以后,也许就要推翻重来了。但我成功地以书的方式定格了他们那段人生的所思所想,本书意在于此。

剑桥访学给了我静心写书的时间,书稿终于在20196月份成稿,提交给了出版社。当出版社返回给我校对第一稿时,用满篇飘红(突出显示修订)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几乎每一句话都被修改了,不是修改内容,而是从语法角度提升用词的规范性和句子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想到这些年我都是用这样的语法功底写了那么多的博客,我该有多么对不起我的读者呀!而且每一个被引用的内容都要被追根溯源,确保无误且没有版权问题。这折射了自媒体与正式出版物的天壤之别,也是正式出版的价值所在。

就这样,和出版社一稿一稿地校对着往前走,有些细节的内容还要沟通商议,到最后我都说不能再看了,已经对这些文字麻木了;还有封面和内文的设计,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连最终封面印刷出来的效果,都做出几个样子来选定;在出版的关键阶段,又遇到了始料不及的疫情

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虽然在封面只写了我的名字,但真的是一个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这个团队中有我的儿子,是我创作的源泉,不仅当了试验品,还替我解读了八位主人公所提供的素材中那些难懂的术语;有八个无私奉献的主人公,给我创作的激情;有他们背后的家长和老师们,才有了如此有故事的他们;有和我一起打拼国际教育事业的战友们,让书中的内容有理有据;有外研社的团队,确保书的合规和品质。

我希望这些努力不负读者,能够成就更多的孩子最好的遇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