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不学,英语就在那里
(2020-06-01 08:33: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青少英语 |
零门槛的第二个含义是指所有的孩子,只要不是智力有问题,都具备把英语学到非常好、甚至近似母语的能力。我总说英语学习不是靠智商(请英语老师原谅我),因为它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造,只要起步早、走对路、坚持住,就能够打包票人人学得出色。数理化这类学科则不同,要靠调动智商才能够学好,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开窍。
我们再来看看英语课程大纲。它是给全中国的孩子制定的,考虑到的国情是让那些哪怕很边远的学校,在英语老师都是美术或者体育老师兼任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大纲的要求。因此,它的标准是很低的,不然大家都达不到,岂不被诟病?但我们不能够拿这么低的标尺,去卡拥有很好的学习条件的学生。我曾经跟家长说过,不要因为我们把孩子送到课外英语培训机构以后他们的课内英语成绩提升就沾沾自喜,因为课内英语太简单了,孩子们稍微学一学就可以轻易超越大纲的要求。所以,要有更高的标准,而不是用课内的标准,才让我们的投入更加物有所值。
英语学习这件事,只要尊重科学,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与不学,永远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政策的事情。当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仍然有那么多的有志青年,在农活之余,坚持学习,高考一恢复,他们才有机会成为那批77、78级学生,让自己和中国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几天,恰好看到了一条有意思的新闻,在全国高校保持着只有毕业年级才能有序返校的政策下,却明确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将于7月11日和9月19日举行,以免影响学生就业、保研和直博。大学那么多考试,为什么单单把英语统考拎出来确保实施?就业、保研和直博的衡量标准中,英语为什么这么重要?不仅在大学,英语作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分量的考试也贯穿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升学节点。在考试上高举高打,在教学上却束手束脚,让孩子怎么面对?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了12年的英语,甚至延伸到大学、硕士和博士,仍然无法让英语成为工作或生活的自然语言,这是对教育资源最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好好反省我们的英语教育为什么这么对不起孩子们,而不是抱着大纲的标尺来束缚孩子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