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国际少年研究员培养计划 (6):文献检索的苦与乐
(2016-07-05 20:42:17)分类: 成长契约 |
第二场讲座是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梁茂成教授主讲的《文献检索与参考文献规范》,这一主题对高一学生来说是相当之陌生。讲座后的作业是让每一个孩子在中国知网上找到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三篇论文,阅读并撰写文献综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给导师。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而且还是他们完全陌生的文献检索任务,期间状况不断。收录这些小小研究员的感受,共同分享他们的成长:
第一周作为组长带领组员,我可能有些不负责任,没给出足够的指导并且和组员一同神隐......总之我们组作业提交地很晚有我的责任。而在文件检索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学界成果在我们的研究话题上的缺失。有关普通班的高中生出国留学几乎没有任何资料,且相关研究也从来不是以学生自身为基准的。这虽然为我们的经验参考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研究会有更宽广的空间。我们一定努力填补学界在这方面的空白。
Fully recognizing:
1.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olerance in the field of aiding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2.The importance of checking wechat routinely.
3.Lack of focus on normal high schools
4.Lack of student-centered researches.
最大收获:教育比较的文献还是不少。最大的frustration:中国知网很大,还要多琢磨多了解。
从上周的literature review 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科研的魅力,做科研就是要对科研对象深入了解,在不同文献中进行分析和总结中,我增长了许多在国际课程方面以往不知道的知识。为我的以后论文写作提供了极大帮助。frustration 就是在查找可靠的source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和时间安排问题。
反思上周的文献检索作业完成情况,我认为小组成员可以再积极一些,组员能尽可能地去响应一下,这样的配合能更有益于组织讨论和组内合作气氛,是很重要的。其次,对于文献搜索方面,核心期刊与C刊的搜索不够到位,有些观点普适性不够的文章应再加筛选。最后在个人方面,我领会到了阅读文献的挑战,不过也能说是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观点的解析力。
收获:在看文献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有关国际课程现状的知识。 frustration : 对于文献的检索和筛选过程不是十分了解。
收获:首先知道了如何检索文献,什么文献对我们有帮助并且比较权威,其次是了解了国际课程学生选择大学国家专业的几个原因,对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了深入些的了解。困难是开始时不知道怎么筛选文献,要匹配自己的课题,又要新,如果只打国际课程是得不到有用信息的。必须要有更有效的关键词,还有看文章摘要出现了一些问题。
文献检索反思:1.筛查文献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没有专注于核心期刊和C刊,几篇文章的学术性不够强;2.写结论总结时未加入个人观点和总结;3.搜索文献的时间太晚,下次应该提前开始任务。收获:学到了如何鉴别文献,尤其在看了导师写的批注后深刻的感受到鉴别文献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一次尝试检索文献、提取关键信息,在不断检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怎么使用关键词和摘要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且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组感兴趣的话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很多经验,知道了下次检索自己应该避免的错误。希望下一次自己能更加积极地行动,不要把所有的工作推到deadline的前一天才开始。
收获:“水,瓶子,农夫山泉”的那个例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的确是研究中不太容易被预料到的问题,针对于此研究者应该将这样带有被采访者丰富的主观色彩的研究,以不同的角度分析结合到一起。采访问题的态度真的是非常重要,怎样能高效地获取被采访者的答案技能也很重要。采访的问题会问和对方行为、看法、感觉、知识、背景有关的问题,感觉收获了很多,大家都辛苦了!
收获:第一次尝试独立搜索文献并用心研读,同时,组长这份工作让我更加明白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需要提前把自己的任务完成留出时间来汇总小组的所有内容。在下次在检索文件时应该更加有针对性。
我了解了如何用知网检索文献并学会了如何从文章中提取想要的信息,读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足的是没能很好的安排好完成它时间,下次需要改进。
了解了文献综述的大概步骤并亲身试验了一次,虽然有很多不规范处需要改进,如研究方法的判定。知道了中国知网,这个较为方便,学术性很强的网站,并在查找文献时,摸索到了一些如何找到好文献的方法,如阅读摘要(好的论文一般摘要都会很完善),寻找相关的,更新的或更权威的论文可通过下方的“引用,被引用”表和相关文献,同一作者等。更多地了解到了自己研究的领域。上次的作业迟交了,以后要拒绝“拖延症”,并多和同学们交流动态,相互催促。
收获:学习到了很多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了一些国内国际课程的现状,初步体会了literature review做好的不易和其意义。Frustration:就像沈老师说的,绝不能拖到deadline前几天再考虑,因为会出现很多很多之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如果不留出充足的时间完全来不及,有时也许还会耽误组员。
Gain:了解并亲身经历了文献综述的过程。相比以前,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懂得了要关注哪些方面,做哪些方面的笔记。意识到了做好文献综述需要很上心,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
Frustration:事先知道这两周有考试比赛等活动,但却没有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导致后来有点手忙脚乱,迟交了作业。今后要做好时间管理,并且不要拖延。
关于看文献的收获:我们看的文献中多篇文献提到了出国后遇到不同文化习俗有冲突时要包容。关于普通学生的出国留学的的关注少,多是关于国际生出国留学的文章。文献多是以国家、教育方面作为基准(作为核心),关于学生为基准的文章较少。商业性较强。关于普通大学生出国留学的资料多于高中生出国留学的资料,对高中生关注较少。
第一次接触到这方面的事情,有些措手不及。所以由于不清楚搜索文献需要多长时间,对时间管理这方面没有做好处理。导致最后个人以及我们一整个小组的作业迟到上交,真的非常抱歉。但是通过这次作业,我收获的不但有关于国际课程方面的各种只是,并且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应该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看文献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留学国家、选择专业与国际课程的部分现状,并且意识到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国际课程的类别上还有很多偏见,有些文献写得很好,但有些文献中也透露出部分商业化的因素与对特定课程的偏向,缺乏对课程本身宏观的了解,这也是我们需要探究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