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子的大日子:参加学校九年级直通班考试。如果通过了这个考试,他几乎可以忽略中考,直升本校高中,这是一个多么踏实的路径。
然而,儿子早就做出了另外一个选择:上高中国际班,然后去英国上大学。所以,他会全力以赴,但是无论考试结果如何,他都会放弃直通班。
以儿子目前的状况,无论是上普通高中还是国际高中,他的一只脚其实已经迈进了英国一流大学的门槛,但他仍然选择挑战:参加中考,再参加高中国际班的考试,高中阶段学习A-LEVEL课程,以便更舒畅地对接英国大学课程体系,彻底断了上中国大学的路。
所以,可以说,今天就是他大学选择的分水岭。
无论儿子选择哪条路,我都丝毫不担心他三年后的出路,所以我并不纠结。真正让我欣慰的是,儿子知道他要什么,他在坚定地追求他的心之所往,不是赶时髦,不是随大流,他和英国的故事早在他八岁第一次去英国的时候就播下了种子。这六年,无论是再赴英伦陪我走访英国大学,还是参加剑桥牛津大学的夏令营,无论是学习、阅读、生活还是娱乐,他和英国的故事在不断地加深,只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有人会说,上普通高中最后也能够去英国上大学,为什么非要上A-LEVEL?我们普通高中的课程从学科角度来说可以与A-LEVEL课程媲美,问题是教学目标和方法大相径庭。我们是让孩子把高中三年的时间交给应试文化,摧毁他们的想象和求知欲,然后去一个根本不看孩子高考成绩的国家,还是真正挖掘好他们这个年龄段对新事物好奇探索的激情和能力,让他们学习国际广泛认可的A-LEVEL?更何况如果孩子的目标是出国读大学,这个阶段学习A-LEVEL课程的经历与以后国外大学课程的衔接一定胜过普通高中课程。同时,由于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理科课程标准非常高,以初中孩子的理科基础,学习A-LEVEL的理科课程优势尽显,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孩子的英语要足够好,能听懂课,看懂题,用英文作答。随着这几年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而不是考不上好高中的孩子选择高中国际班,未来,普通高中学生与国际高中学生在海外大学录取上的竞争一定有不同于现在的格局。所以,有条件的孩子和家庭应该早做准备。
为什么不去英国读高中?哈哈,我的回答总让提问者不再穷追不舍:我就剩这三年能够天天看见儿子,您还让我把他往十万八千里送?
孩子们高中毕业的去向无非两个:上国内大学和出国留学(当然,还可以选择去工作,但我想,除非迫不得已,家长是不会让孩子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两全其美:上不了国内理想的大学,再考虑出国留学。
所有这些路都是通的,区别在于我们是让这些出路成为孩子无奈的选择,还是孩子从容的选择!特别是出国留学,我们要关注它不同于在国内读大学的三个要素:资金准备(注:目前欧洲国家国际学生读大学仍然免学费,所以去欧洲留学的经济负担并不高),语言能力(不可绕过的硬条件!这个能力越高,孩子在国外读大学就越轻松),以及孩子的软实力(不像高考,有一个好成绩就够了,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孩子有故事)。这三个要素,我们越早准备越好。
我享受这份从容,在儿子迎接他分水岭的这一天,不用陪伴他,而是赶来苏州,参加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招生说明会,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在这个学校拥有这份从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