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的孩子在上A-LEVEL高中国际班,意味着他彻底放弃高考,直奔国外高校去读本科了。因为朋友浓重的英国情结,所以孩子首选英国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于是,我们两个爱“瞎操心”的妈妈给孩子谋划好了就让他去妈妈读博士的那所大学,一方面妈妈了解大学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孩子在申请的时候也可以把妈妈的故事搬出来佐证自己的选择。
好朋友美滋滋地回到家中把我们的“安排”告诉了孩子,没曾想,孩子断然否决,理由有二,第一:我根本不了解这个学校!第二:我为什么就不能去一个比你去的大学更好的大学呢!我一听,心头一震!我们做留学申请,总遇到的孩子就是自己什么都不想,最好家长都给安排好了,要是能够利用家长的关系,甚至老师的关系,那是多么地求之不得!我跟朋友说:告诉孩子,就冲他说的这些话,他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英国一流高校的大门。因为,他是一个不图安逸或便捷,坚守自己想法的孩子!
我强烈建议朋友这个暑假安排孩子去一趟英国(他只去过美国),因为如果他要报考英国的大学,他需要对这些大学有感觉,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有故事来佐证他的选择,一个无缘无故就想着去英国读书的孩子是很难说服录取官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下面是美国很多大学使用的申请网Common
Application给申请学生出的一个作文题目: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or
story that is so central to their identity that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有些学生拥有的背景或者故事对真正了解他们的为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不介绍这些,他们的申请就不完整。如果这符合你的情况,请分享你的故事。)
试问,我们有多少孩子能够讲出他们做出出国留学的选择、并选中了这个学校背后的故事吗?他们有故事吗?因为这个学校排名靠前?因为大家都出国?因为这是父母的意愿?因为中国高考太苦了?因为中国大学不值得读?因为这是留学中介给挑选的大学?因为...
行了,这些都不能称之为故事,只能成为孩子缺乏能力的证据。
这样的故事编不出来,它一定源于孩子的阅历,来自于他的内心,让他一说起来就如此不能平静,才能够真正的打动他人。只可惜,孩子们这样的故事太少了,而我们的故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为什么想着让孩子出国?这个想法背后是什么故事呢?
不是说没有故事就不能出国留学,但是有了故事才更让出国物有所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