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有氧读写课程(1)-- 课程介绍

(2012-03-18 21:46:15)
标签:

教育

分类: 有氧读写

最近看到博客上家长问有氧读写课程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比较多。其实在教课过程中,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在短短十次课所取得的进步让我始料未及。

我将连续发表博文,与大家分享有氧读写课程的情况。目前该课程已经完成了方庄校区的周末第一期和北外校区的寒假集训班第一期(一期10次课),正在进行方庄校区的周末第二期。

 

英语特优生有氧读写课程简介

让孩子学会阅读,让孩子爱上写作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应用

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测评中心研发的在线过程性英语写作评价工具Writing Roadmap

英美中小学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和英语写作语料库

让孩子英语从量变到质变的英语解决方案

超越“小升初”的英语新高度

【招生对象】

剑桥通用英语五级PET考试成绩70分以上的孩子们;

剑桥通用英语五级FCE在读孩子们;

北京英语等级考试BETS2考试成绩70分以上的孩子们;

北外青少英语美国教科书四级班(含)学员;

北外青少英语CNN班学员;

三一口语六级(良好)及以上学生(需参加入学测试);

小学高年级及初中校内英语成绩特优生(需参加入学测试)。

【目标】

本课程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英语篇章分析(读)和构思(写)能力,英语语言的理解(读)和应用(写)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写作方法。整体课程共六期,涵盖四种写作文体(叙事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为孩子们在中高考以及国际考试(雅思/托福/SAT/ACT/A-LEVEL/IB/AP等)取得优异成绩奠定扎实的英语写作功底。

【内容】

以主题为主线,通过阅读与该主题相关的多类体裁的读物,分析和掌握该主题各种体裁的常用词汇、句式、语法以及篇章手法,并在此基础上练习英语写作,利用Writing Roadmap在线过程性英语写作评价工具中的写作指导系统以及评价系统,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

Project X(牛津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本土中小学系列阅读教材);

Writing Roadmap英语写作评价工具(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测评中心核心产品)。

【课程安排】

每10次课一个主题,每周一次课,每次三课时。

【设备要求】

孩子们需在家有能上网的电脑。

【课程特色】

1.      基于严谨的实证研究:该课程的设计基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性评价工具的应用研究”(GFA097005)的研究成果,唐锦兰博士是该课题的主持人,主讲教师曹文博士是该课题的参与者。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实证研究,追踪24所学校3525个学生样本,证明了这套读写教法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

2.      原汁原味:该课程采用的阅读教材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专门为本土中小学生创作的符合孩子认知心理的系列阅读读物,语言地道,体裁新颖而广泛,画面精美,内容引人入胜。该课程采用的写作测评软件Writing Roadmap是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测评中心研发的在线过程性英语写作评价工具,已应用于提高美国中小学学生写作水平的完全解决方案。

3.      技能全面:该课程以读写为切入点,并通过读写能力的提高帮助孩子突破听说停滞不前的瓶颈,全面训练孩子的综合技能,在情景中学习、理解和运用词汇、语法、语篇以及百科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方法。

4.      对接考试:北京中考高英语与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关的分值分别为68分(占总分57%)和75分(占总分70%),国际考试更是偏重读写,这方面的能力很难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必须从长计议,打造综合实力。该课程的阅读从7级起步,写作系统从美国中小学3~4年级起步,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逐级提高,直至对接学术英语写作。

5.      自主学习: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过程性评价工具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们从只关心学习成绩到关注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6.     信息技术:该课程运用Writing Roadmap在线过程性英语写作评价工具开展写作,培养孩子们在信息技术时代获取信息和提高能力的意识和技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