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氧读写”课程学生吸到氧了吗?

(2011-10-16 16:57:44)
标签:

杂谈

亲自上阵的有氧读写课程今天进入第四周了,孩子们已经读了三篇读物,写了两篇作文。其中第一篇为叙事文,要求孩子们根据所阅读的故事编写一个发现“The Magic Thing (神秘东西)”的过程,要描述这个东西是什么,孩子们如何发现它的以及它能做些什么。这篇作文孩子们写了三稿,第一稿我没有提任何要求,第二稿我要求孩子们使用所学故事中制造神秘、紧张和时间的表达法,第三稿要求孩子们使用正确的动词过去时。孩子们的故事分别进行了电脑评判(使用的是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测评中心的的Writing Roadmap2)和人工评判(嘿嘿,人工就是我)。

毕竟在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我对网络产品总有些偏心眼。这套系统挺好用,暂不说判得准不准,对孩子们三稿成绩的分析真爽。这是美国人最擅长的思路了,就是量化。这套系统分别从结构(organization), 逻辑发展(development), 句式(sentence structure), 用词与语法(word choice and grammar usage)和规范(mechanics)五个维度进行五分制的评估,最后还给一个总分,每个维度的每个分值都有对应的评语,评分标准我选择的是美国本土小学三到四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个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11岁,在美国算是小学六年级。孩子们写的故事平均字数是258字,最短111,最长464,都达到或超过了高考字数的要求。

这是孩子们三稿分别的平均成绩和进步:

 

第一稿

第二稿

第三稿

提高

结构

2.4

3.4

3.4

+1.2

逻辑发展

2.8

3.2

3.1

+0.3

句式

3.0

3.3

3.1

+0.1

用词和语法

2.9

3.7

3.4

+0.5

规范

2.9

2.5

3.5

+0.5

总分

2.8

3.5

3.4

+0.6

人工评判则发现了孩子们语言错误的共性,集中在动词和名词。以前我写过相关的博文,这主要是母语干扰,因为中文的动词没有时态变位的概念,中文的名词没有单复数的概念,所以孩子们总在动词和名词用法上缺根弦。但是语言方面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而让孩子们建立好文章的要素概念却是根本。孩子们先学会以这些要素去欣赏和分析一篇好文章,再将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个过程见效会比较快。

我发现读写课程是老师和学生都要显示真功夫的课程。老师要教给学生真本领,这样他们才可能在写作中不断进步;而学生要真写,而且要深入参与课堂,才能够越写越好。孩子们如果参加一般的英语培训课程,即使跟不上,或者就是去玩的,下课也从来不做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混得挺好。但读写课程如果这样,马上就暴露了。所以说这个课程孩子们的付出是特别真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