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次给“自家人”(我们学院、大学、出版社的员工或者好朋友)做关于孩子英语教育的讲座,我都会多说一句,就是希望自家人给我们提出完善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开讲座时,很多家长可能也很有想法,但是他们出于礼貌一般都不会说这些,更多的是提问题。在面向北外教职员工的家长分享会后,我们果然收到了很多不同凡响的反馈,还真是自家人,即使不是英语老师,说起孩子英语教育来也头头是道,和我们有很多共鸣。下面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封老师邮件,让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给你们写信,鉴于我们的目标一样(希望北外青少英语办好),想必你们不会怪我“好为人师”。
我听了由工会主办的“有规划才有未来”的讲座,非常认可你们的这套体系。
16号又听了Chxq的讲座,感受到你们真心在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并且把青少英语的教学当成事业在做,我已经决定努力把孩子纳入你们的体系。
听Chxq的讲座时,发现一个问题,讲座的两部分内容都很好,却感觉有一些分离。作为一个希望孩子接受你们的体系教育的家长,我梳理了一下你们的教学体系打动我的地方:
1.
你们是母亲、懂英语教育,都有切身的成功经验,你们教育出的孩子足以让每个家长仰慕。特别是Chxq已经成功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卫斯理的一员,在你们建立的教育体系中会融入你们的经验与教训。
2、
3、
4、
这样是不是能把讲座的两部分统一起来。我想打动我的要点,也能打动其他家长。而北外的教学水平,大家是不应该怀疑的。
这只是我的一管之见。你们是从全局、从不同需求的家长考虑。但是每次都有第一次听讲座的家长,我为了给孩子找伴,动员了三位家长去听周日的讲座,所以我希望你们的每次讲座里还是要介绍一下你们的体系。
作为一个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家长,我还想给你们提一个更高的理想,哪一天能把你们的教学体系从体制外做到体制内,那就是功在千秋了!
假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