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傻听是我刚刚想出来的一个英语学习用词。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但我一直给我的大学生们说 Practice does not necessarily make perfect(熟不一定能生巧),因为我发现即使他们听得很多,却不知到底要听什么;即使读得很多,却不知到底要读什么,结果说和写总不能上到专业层次。
孩子学习英语也一样,如果我们总让孩子听,却不给方向,不给任务,那只有听得相当多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点效果。但如果我们希望他们听几次就能够出效果,一定要给目标,并且设计能够检测目标是否达到的学习任务。
每次让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我都布置任务,告诉他们听什么。有时很简单,就是能够随着我读的进度翻页就行了,如果哪个孩子没有翻页,我马上就知道他没有跟上我。还有就是读到什么东西,手指就指向对应的图画。
今天我尝试让他们把生词都划出来,然后听我读一遍故事,任务是听完后能够说出至少其中四个生词的读音。这时孩子们就不是每句话都给予同样的注意力了,而是主要听生词的读音。有了这个目标,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且一下子就把他们关注的生词的读音给记住了。
不能让孩子一味地傻听,听了半天也不知道要听什么,学什么,我和家长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听出了什么名堂没有。经过这几次活动,我已经对孩子的发音习惯有了一些了解,这样我就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他们课后听录音时要注意倾听和模仿的具体是什么(每个孩子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指导他们弱项突破。前一篇:第一个故事的测试情况
后一篇:孩子需要的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