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
(2017-12-27 15:58:16)分类: 观课议课 |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31—33页
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问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哪些测量工具?
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
2.聚焦主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手来测量。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
(1)用手怎么来测量呢?很好奇吧?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介绍“一拃”这个测量单位,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叫做 “一拃”。
(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3)纠正错误动作。
(二)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
1.请你预测桌子的高度有几拃。
介绍预测方法:先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自己一拃的长度,看看桌子的高度大约是你的几拃长。
2.我们来用手试着测一测好不好?你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3.观看借助纸带测量桌高的视频。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①两次测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
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
5. 两人一组开始测量。
6.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粘贴好。
(三)研讨
1. 一同数数各有多少拃数,请学生先观察纸带。
2. 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3.学生发表看法。
(四)拓展(机动)
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测量?
板书设计
用手来测量
课桌的高
教学反思
回顾整堂课,存在以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