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地海鲜市场一直被称为“东京的厨房”。

对于东京人来说,筑地海鲜市场是一种最原始味蕾的记忆,而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吃货来说,筑地海鲜市场则是到东京后的必去之地。

但是,2018年10月6日,筑地海鲜市场迎来了最后一个营业日。当天中午全部交易结束后,自1935年开业以来,持续了83年的筑地海鲜市场落下了帷幕。

10月11日丰洲市场正式开始启用,标志着筑地海鲜市场真正完成了搬迁。

那么,搬迁后的筑地市场怎么样了呢?

这次去东京,来到了筑地海鲜市场旧址。

没想到,市场依然在,海鲜依然在!

原来,筑地海鲜市场原本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个部分。

去年搬迁的是场内市场,也就是专业市场。而最接地气,最有东京特色的场外市场,还在照常经营。
依旧是嘈杂不堪,依旧是人头攒动,依旧是店面简陋,依旧是人车嘈杂。

但是,这就是筑地海鲜市场的原始味道,这就是几乎所有的游客心中想象着的模样。

来到市场,主要是为了解决午餐。站在那家主打金枪鱼的“寿司三昧”门外,那支长队永远是那样的长。

只能与门口的老板塑像合了个影,以示打卡。

此图为网络下载
要说“寿司三昧”生意这么好,应该与老板的鱼王身份有关:

此图为网络下载
2019年新年,一条来自青森县大间产的重达278公斤的蓝鳍金枪鱼以3亿3360万日元成交(约合人民币2111万元),创下1999年日本金枪鱼竞拍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而拍下这条鱼王的就是这位老板。

按拍卖价格,若做成金枪鱼寿司,平均一贯将高达2万4700日元,约合人民币1580元。但这位老板仍按平常一贯321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的价格售卖,说是因为想要客人们都吃到好彩头的金枪鱼,客人满意就好,所以价格什么的就无所谓。

你说遇到这么会做人的老板,生意怎么会不好呢?

还是这位老板,前些年跑到索马里去了,说索马里人之所以从事海盗活动,是因为他们穷,如果能够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那可能很多人就不会再做海盗了。于是老板决定去说服这些索马里海盗,和自己合作捕捉鲔鱼,以此来养活他们的家人,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最后也不知道这位老板有没有把索马里海盗“收编”成功,但是这位老板做生意的头脑真的是“简直了”。

中国顺菜,猜想应该是莼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