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理位置大约在距休宁县城西15公里,距屯溪区33公里的地方。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故于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

关于齐云山,这么几个特点应该了解:

第一、齐云山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第一名山。因为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第二、齐云山是道教圣地,当年曾经仿照武当山建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有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说法,又因为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所以齐云山也被称为“江南小武当”。

第三、齐云山由中生代晚白垩纪的陆相红色岩系组成,它们堆积在断陷盆地中,露出地面的红岩,在风化、流水割切和冲蚀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第四、齐云山由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组成。山上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再加上历代修建的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静乐宫,天乙真庆宫等建筑。

如果你都想到一到,看一看,一天二天的时间恐怕是不够的。

这次时间匆匆,我们只是缆车上,观光车下,走马观花地到了几个主要景点。

一趟下来,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几处摩崖石刻和真仙洞府一带。

忠烈岩旁丹霞石壁上,有传为慈禧所题,其实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题的“寿”字,字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正合周易卦数,暗喻阴阳和合之理,非常震撼。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供奉道教八仙的八仙洞;供奉慈航普度天尊的圆通洞;供奉真武帝君和十八罗汉的罗汉洞;供奉龙王的雨君洞;供奉文曲星文昌洞。而真仙洞府崖壁上“天开神秀”四个大字也是是令人难忘。

还有一条月华街,本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的地方,也是山上的街市所在,现在出现了一间间很有特色的客栈,体现了深山里的与时俱进。

在太素宫山门前,能远眺对面的香炉峰,据说在香炉峰顶的铁亭和香炉是当年朱元璋所赐。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

曾经有诗这样描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历史上,齐云山还与一位英雄有关。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天,方腊发动起义,杀富济贫。义军声势浩大,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占了歙县等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

面对宋徽宗十五万军队,方腊起义军曾经在齐云山的独耸峰上屯兵,抗击宋王朝官兵的围剿,留下了许多遗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