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的全称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最称奇的是在这里竟然看到了长胡须的如来佛:进入木塔第一层,迎面佛坛上有一尊高11米高的如来佛像,这尊佛像形体丰满硕壮,神态端庄慈祥,左手下垂,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仔细观看佛像的面部,你会发现竟然绘有一圈绿色的胡须,而且还佩带着耳环,这样的如来佛实在是极为罕见,据说原因是因为契丹男子以蓄胡须为美,所以给如来佛也留起了胡须。

另外,如来佛坐着的莲花台也有一段故事,莲花台凌空被八个力士扛着,力士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把天下百姓搅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如来佛化身后找到他们,用激将法让他们抬莲花台,然后一声“定!”字,八个力士就永远这样抬着莲花台,谁也离不开谁,其中走一个,另外七个就要被压死。

总结起来,这座木塔有几大特色:

第一、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8年的历史了,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第二、木塔高为67.31米,相当于20层楼房,不仅是全国最高的木塔,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纯木构建筑。

第三、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三者交叉重叠,合称斗拱。应县木塔上共发现了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

第四、67.31米的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但是全靠榫和卯咬合,没有使用一根铁钉,木塔的设计极其巧妙,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智慧。

第五、木塔的明层夹暗层,形成了刚体结构和柔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独特的双层套桶结构,每遇大地震,这种结构便会将巨大的冲击释放掉。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曾经经历了十几次地震和多次的枪炮袭击:1926年,冯阎大战时木塔共中弹二百余发;1948年解放应县时,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万幸的是炮弹均未爆炸,伤痕累累的木塔至今依然巍然耸立,可谓不折不扣的“楼坚强”。

第六、集绘画、雕塑、佛像等艺术于一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塔、文化之塔:1956年9月发现了用银盒盛装的七珍舍利佛牙2组70件;1974年,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其中,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的刻经和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的“契丹藏”,堪称海内之孤本,为研究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第七、堪称一座“书法之塔”,历史上包括辽道宗、元英宗、明成祖、明武宗等帝王级人物在内的无数文人墨客曾经登塔观瞻礼拜,留下了大量的挂匾题联,最有名的是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和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