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刚诗词】读《论语》感作三十首
(2024-08-04 11:49:07)
标签:
文化 |
读《论悟》感作 三十首
杨吉刚(安徽淮北愚叟)
二〇〇九年,工作之暇读了遍《论语》,经细嚼慢啃后方知圣人之“圣”的伟大。感慨系之,且结合生活实践,读之慨之咏之,旨留‘晤’孔子心旅之痕耶。
一、学论 二首
(一)
人生有日学无涯,
刺股悬梁为绽花。
浩瀚识知如大海,
专攻持志出奇葩。
(二)
欲成大业学知基,
不断泉源方有期。
待望江河翻巨浪,
必先汇集世间溪。
二、朋论
择朋相处贵诚仁,
酒肉之交莫在心。
道合志同同惜护,
难临时刻见清真。
三、谅论
过失弗知斟况谅,
不时婉语诫他方。
金无足赤人相似,
宽大为怀两莫伤。
四、孝论二首
(一)
赡养为低限,
顺从称过关。
和颜恭伺候,
衣食力能间。
(二)
尊声弗得力争辩,
欠妥之时劝婉言。
年岁越高牢记守,
免伤父母暮心寒。
五、悌论
长兄似父正言听,
弗妥之词方可鸣。
理直无私宏局顾,
倘如悖道莫通行。
六、令色论
阿谀徒辈鲜诚仁,
道貌岸然存歹心。
贪得厌无皆此类,
劝君相处切留神。
七、仁论
常怀爱抚心,
利己更宜人。
相伴觉亲近,
畅舒佳境生。
八、义论
为人道义撑,
身立可芳名。
财物故尤重,
择之宜让行。
九、礼论
为人做事礼先行,
跋扈再三方用兵。
忍让谦逊休越度,
胜欺否则辱无能。
十、智论
莫测奇才变,
从容危化安。
祸能神福享,
悠然弗觉般。
十一、信论
诺出莫轻更,
言承即履行。
坦诚相勿诈,
有异释清明。
十二、温良恭俭让论
良善温存人本能,
敬恭美德俭宜增。
谦和忍让视情施,
若遇歹徒狰色迎。
十三、法德仁礼论
切实法规休可缺,
爱仁道德内支撑。
礼先行事互尊重
理想愿宏方得成。
十四、福贵论
财进官升人所望,
符名正取自甘香。
格丢富贵虽捞得,
显赫辉煌亦未堂。
十五、贫贱论
贫贱骨休软,
乾坤立志翻。
奋勤加睿智,
面貌定新天。
十六、见贤思齐论
人弗俱能全,
见贤思慕然。
取长宜短处,
切莫妒心添。
十七、纳言敏行论
诸事行前缜慎言,
出之反尔果非欢。
意形决定敏方践,
无二言行作美谈。
十八、刚祸柔辱论
刚过祸缠身,
弱柔随辱临。
柔刚相济使,
灾祸鲜沾津。
十九、政论
政者正为先,
文韬武辅联。
法规仁道定,
行践应时观。
二十、德政法政论
仁德入心肝,
矩规行律天。
泪挥斩马谡,
眷属照扶全。
二十一、政者“五美”论
惠民当莫费,
劳付善心甘。
求德勿贪利,
重庄休傲颜。
威存无杀气,
相触显恭肝。
上下气和顺,
行事力无边。
注:五美——惠民,善心,德高,谦逊,和气。
二十二、好人论
好人真正好,
恶棍服心生。
爱憎公平事,
方称君子名。
二十三、坏人论
恶人投臭味,
君不齿相轻。
见利义皆忘,
横行弗顾名。
二十四、交友“三近三远”
正直实诚心可掏,
见多博识以师交。
阿谀邪佞远竭离,
益受平生烦鲜招。
注:三近——正直,诚实,识博。三远——阿谀,邪,佞。
二十五、爱好“三近三远”
画书音乐力相交,
日染月熏心促陶。
闲吃骄横其素鄙,
修身养性境尤高。
注:三近——绘画,书法,音乐。三远——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骄横跋扈。
二十六、智者“九思”
视听当确清,
色貌逊恭行。
言事敬诚做,
忿疑思得明。
注:九思——视(清),听(清),色(脸色),貌(态度),言(忠),事(真),疑(问),忿(患),得(义)。忿——忿时思后患。得——得时思来的是否正当。
二十七、和为贵论
诸事和为好,
能佳法约高。
贵谐遵则律,
气象葆常朝。
二十八、古风.咏孔子
师表万代名,
儒学圣人称。
宗旨仁爱倡,
和贵理通情。
处世中庸道,
启君治统经。
教做人事楷,
读懂天下行。
杨吉刚(安徽淮北愚叟)
一、
(一)
人生有日学无涯,
刺股悬梁为绽花。
浩瀚识知如大海,
专攻持志出奇葩。
(二)
欲成大业学知基,
不断泉源方有期。
待望江河翻巨浪,
必先汇集世间溪。
二、
择朋相处贵诚仁,
酒肉之交莫在心。
道合志同同惜护,
难临时刻见清真。
三、
过失弗知斟况谅,
不时婉语诫他方。
金无足赤人相似,
宽大为怀两莫伤。
四、孝论
(一)
赡养为低限,
顺从称过关。
和颜恭伺候,
衣食力能间。
(二)
尊声弗得力争辩,
欠妥之时劝婉言。
年岁越高牢记守,
免伤父母暮心寒。
五、悌论
长兄似父正言听,
弗妥之词方可鸣。
理直无私宏局顾,
倘如悖道莫通行。
六、令色论
阿谀徒辈鲜诚仁,
道貌岸然存歹心。
贪得厌无皆此类,
劝君相处切留神。
七、仁论
常怀爱抚心,
利己更宜人。
相伴觉亲近,
畅舒佳境生。
八、义论
为人道义撑,
身立可芳名。
财物故尤重,
择之宜让行。
九、礼论
为人做事礼先行,
跋扈再三方用兵。
忍让谦逊休越度,
胜欺否则辱无能。
十、智论
莫测奇才变,
从容危化安。
祸能神福享,
悠然弗觉般。
十一、信论
诺出莫轻更,
言承即履行。
坦诚相勿诈,
有异释清明。
十二、温良恭俭让论
良善温存人本能,
敬恭美德俭宜增。
谦和忍让视情施,
若遇歹徒狰色迎。
十三、法德仁礼论
切实法规休可缺,
爱仁道德内支撑。
礼先行事互尊重
理想愿宏方得成。
十四、福贵论
财进官升人所望,
符名正取自甘香。
格丢富贵虽捞得,
显赫辉煌亦未堂。
十五、贫贱论
贫贱骨休软,
乾坤立志翻。
奋勤加睿智,
面貌定新天。
十六、见贤思齐论
人弗俱能全,
见贤思慕然。
取长宜短处,
切莫妒心添。
十七、纳言敏行论
诸事行前缜慎言,
出之反尔果非欢。
意形决定敏方践,
无二言行作美谈。
十八、刚祸柔辱论
刚过祸缠身,
弱柔随辱临。
柔刚相济使,
灾祸鲜沾津。
十九、政论
政者正为先,
文韬武辅联。
法规仁道定,
行践应时观。
二十、德政法政论
仁德入心肝,
矩规行律天。
泪挥斩马谡,
眷属照扶全。
二十一、政者“五美”论
惠民当莫费,
劳付善心甘。
求德勿贪利,
重庄休傲颜。
威存无杀气,
相触显恭肝。
上下气和顺,
行事力无边。
二十二、好人论
好人真正好,
恶棍服心生。
爱憎公平事,
方称君子名。
二十三、坏人论
恶人投臭味,
君不齿相轻。
见利义皆忘,
横行弗顾名。
二十四、交友“三近三远”
正直实诚心可掏,
见多博识以师交。
阿谀邪佞远竭离,
益受平生烦鲜招。
二十五、爱好“三近三远”
画书音乐力相交,
日染月熏心促陶。
闲吃骄横其素鄙,
修身养性境尤高。
二十六、智者“九思”
视听当确清,
色貌逊恭行。
言事敬诚做,
忿疑思得明。
二十七、和为贵论
诸事和为好,
能佳法约高。
贵谐遵则律,
气象葆常朝。
二十八、古风.咏孔子
师表万代名,
儒学圣人称。
宗旨仁爱倡,
和贵理通情。
处世中庸道,
启君治统经。
教做人事楷,
读懂天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