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评】《我会保护自己:儿童安全百科》:我要勇敢说“不” @化学工业出版社

标签:
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百科保护自己 |
分类: 阅读好书推荐书评 |
我要勇敢说“不”
——如何应对双输的欺凌与被欺凌
下面我们就从本书中选出一个小故事《青蛙的苦恼》,讲的正是小青蛙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故事。
故事里的主人公小青蛙讨厌去上学,它每天都寻找各种理由逃避去学校,不是赖着不起床,就是装病,为什么呀?因为它在学校常常被同学癞蛤蟆歁负,癞蛤蟆甚至还鼓动别的同学孤立小青蛙,让大家都不和小青蛙玩儿。故事的开头是不是像极了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事件”?那故事里的小青蛙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是如何应对的呢?一开始它也是胆怯、畏缩,当看到欺负它的癞蛤蟆被别人欺负时,它也幸灾乐祸。可是小青蛙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帮助癞蛤蟆脱离了险境。更值得称赞的是,小青蛙并没有逞一时之勇直接上前阻止,而是躲在一旁打了110,让警察来解决问题。真是个有勇有谋的好榜样!之后,小青蛙还成功地让癞蛤蟆低头认错,为自己收获了一个朋友。之前遭遇的校园欺凌也就春风化雨迎刃而解了。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算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了,之后便要适应不在爸爸妈妈羽翼保护下的生活,逐渐独当一面地应对成长、交往、安全方面的各种问题,每一个小挫折都是一次成长机会。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恶作剧、不合分寸的玩笑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孩子在这些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得过于懦弱,胆小怕事,很可能就会愈演愈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有研究显示,在童年时期遭遇过被欺凌、侵犯、虐待、疏忽的儿童,成年后,更容易出现侵略性、攻击性强的状况,而且,转而欺负他人或持续被他人欺负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儿童大得多。故事里的癞蛤蟆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鼓励孩子勇敢地对不喜欢的行为说NO,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限,以后就不会成为别人恶作剧甚至是欺负的对象了。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不当的言行,应当及时教育和引导,以免事态升级,进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
如果真的不幸出现校园欺凌事件,被欺负孩子们往往会有外在表现,委屈、害怕、生气,也可能会像故事中的小青蛙一样,找各种理由逃避学校这样可怕的环境。细心的父母一定不难看出孩子行为上的异常,不妨平静地和孩子谈心,从语言和行动上支持孩子,让他/她明白爸爸妈妈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爱自己,支持自己,帮助孩子走出被欺负的心理阴影。其次,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遭遇,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帮自己想办法,共同面对,解决问题。等孩子情绪平稳一些,不妨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原因,引导孩子自己想出积极应对的办法,如果孩子想不出来再给予必要的支持。
当然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鼓励孩子以暴制暴。网传,“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以后,很多家长纷纷表示要让孩子报跆拳道、拳击之类的兴趣班,以期让孩子增强体能,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反击。以暴制暴显然是不可取的,无异于饮鸩止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会产生长远的负面效果。故事里的癞蛤蟆最初也是一位受害者,是被欺负的对象,由于它不知道怎么去排解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反而学会了以暴力的方式去主张权力,转而伤害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然而,他又再次遭遇牛蛙大哥的勒索和猛揍。如果不是小青蛙以德报怨地解救了他,他一定会陷入欺凌和被欺凌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于那些总爱搞恶作剧或欺负别人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也应当第一时间让他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不能通过欺负他人获得一时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快感。
终究我们要让孩子通过对欺凌事件的处理获得成长,既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真遇到事儿也不畏惧,不退缩,等事情理性解决以后还能宽容地对待同伴,像小青蛙那样,最终会收获友情和快乐,平平安全、健健康康地长大!
上面这一层层的涵义都隐含在故事中,孩子们在聆听和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所有的道理都悄然驻扎在他们的内心了!
更多精彩故事请阅读《我会保护自己:儿童安全百科》(全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