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阅读好书推荐
阅读好书推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278
  • 关注人气: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北京汇智博文 免费试读招募

(2015-12-15 10:00:23)
标签:

五道口贴吧故事

现象级神作

北京汇智博文

阅读好书推荐

免费试读

分类: 免费试读
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wbr>@北京汇智博文 <wbr>免费试读招募

       喜大普奔!2016年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故事的发展和结局,99.9%的人万万想不到……

出版社挖空心思,苦追3年,感动大侠,诚意出版。极具创造力的实验性写作手法,开启属于网民文化的潮流读本,预示传统小说创作手法的终结!!!

★贺奕是谁?中国的东野圭吾!一个大隐于五道口的文字鬼才。2013年“五道口”系列小说横空出世,百度、腾讯、豆瓣网友到处传颂。功力之高,圈内交口称誉;为人低调,很少人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他不在江湖,江湖却满是他亦真亦幻的传说!

★大侠讲故事的方式,便是看世界的方式。浓缩的9个故事篇篇精华,即使卡夫卡、王小波看了也要为之惊叹,韩东、于坚、贺绍俊、金海曙推荐。

★新式小说的革命性创造力和深邃洞察力,明快流畅的白描风格,脑洞大开的逻辑推理、时空转换,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提高智商阅读体验!不服来看!

 

    全国免费包邮送至您家,请您试读。
    如果您也玩微博,请关注 @阅读好书推荐 

★★★★★★★★★★★★★★★★★★★★★★★★★★★★★★★★★★★★★★★★★★★★★★★★★

 

征集10个免费试读名额,单本书发送1,请珍惜您的宝贵机会:

   

    1. 申请试读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以下试读要求。申请者必须为新浪博主,开博客时间不短于1个星期,每星期至少更新一篇原创博文,流量至少在1000以上,必须是爱书之人且关注本博。申请成功后,请在博客发表读后感/书评;如不能完成读后感/书评,请不要申请,多谢理解。 

    2. 必须转载此征集贴并点击本文下面的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wbr>@北京汇智博文 <wbr>免费试读招募分享到你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同时点击右下角喜欢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wbr>@北京汇智博文 <wbr>免费试读招募,跟帖评论2条。

第一条按“3.跟贴格式”跟贴(跟贴若未显示,属被系统过滤的情况,不必重复跟贴,义工会从垃圾评论中进行恢复);

第二条请回答:(你曾经在网络上很关注过的事件,还记得是什么么?)请大家按格式跟贴,积极配合支持! 

 

     3. 跟贴格式:

     博主昵称:阅读好书推荐

     博主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2335608281

     博客流量:100000

     QQ:XXXXXX   (方便地址收集)  

     最后一次获得试读书:《XXXX》(写你最后一次获奖试读的书)

     承诺交作业的时间:收到书后1周内(请积极按承诺时间递交书评) 


  4. 一般试读征集帖5-15天后结束,届时发布获奖名单帖。请获奖者跟贴确认,并按您好,我是《试读书名》第号,姓名:***,地址:***(详细到xx栋xx室),电话:***,邮编:***”的格式以纸条的方式向本博提交联系方式,以便邮寄。(挂号或者快递由样书方决定。)


    5. 博主收到书,请于一周内在新浪博客发表读后感。读后感要求真实,图文并茂。原创文字不少于800字,至少一张图书封面照片、3-5张内页照片。超时提交书评会影响后续试读书的申请,请不要拖拉!书评态度和质量也会影响后续试读书的申请,请务必提交原创书评!


    6. 试读名单由招募发起人阅读好书推荐和义工们及样书方筛选决定。书评版权除原创作者外,归阅读好书推荐和样书提供出版社或图书公司拥有,盗用必究。

 

  7. 做试读是为推广公益阅读,活动名额肯定有得有失,希望大家谅解。活动都是友情帮忙,感谢所有义工和博友。喜欢的请转载、支持。

    温馨提示:请大家仔细阅读此博文细节,了解群动态,认真写读后感,积极提交作业。重在参与,感谢支持和理解!此书试读,不是抢楼,不要急于跟贴,请看清要求,仔细跟贴。最终解释权归好书阅读推荐所有,此试读模板乃好书阅读推荐团队多年摸索独家原创,请不要山寨或者抄袭,如发现我们保留法律追究权利。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wbr>@北京汇智博文 <wbr>免费试读招募

 ————————————————————————————————————————————————

  作者简介

    贺奕,19677月生于湖南株洲,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大陆和港台发表文化批评、文艺评论多篇,部分篇目被多次转载引用,引起较为广泛的反响。小说创作方面,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身体上的国境线》和《第二支箭》,前者被誉为中国当代“私小说”代表作,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伪生活》等。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家文摘》《青年文摘》等转载,并入选中学语文读本、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排行榜、中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等多种选本或被译成外文。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 

   内容简介:

你知道北京的五道口吗?你见过用贴吧、微博、微信、朋友圈、剪报、新闻链接、百度搜索甚至烧残的纸片等形式写的小说吗?

在《五道口贴吧故事》里,凶杀案是通过一份网上的帖子而展开的,一位叫“随处是终点”的网民在帖子上介绍了王庄小区的凶杀案,引起网民的讨论,网民对案件的猜测,对作案动机的分析,以及对案情的调查,也随着案件侦查的进展而不断使网上的讨论发生分歧。即使案件告破,网上的讨论仍未停止,甚至网民又发现案件的破绽,转而又猜测发帖子的楼主是什么身份……血淋淋的凶杀案在网上变成了一桩社会新闻,在一个城市里每天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人们对这些社会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小说通过一桩凶杀案件所引起的网络讨论,揭示出凶杀如何成为了网络上饶有兴趣的谈资,也揭示出人们被一桩凶杀案刺激下的种种心态,让我们看到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是如何与一个活生生和现实对接的。城市的面目也由此变得更加隐晦。

 “五道口系列小说”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正因为微信和微博是时下中国最为流行的社交工具和自媒体,让无数人的生活方式都为之改变,贺奕才决意尝试将这些网络社交工具作为小说叙事的载体。也意在证明,小说形式创新的可能性并未被穷尽,或许永远也不会被穷尽。

风暴来袭!万万没想到

你知道北京的五道口吗?

你见过用贴吧、微信、微博、朋友圈、剪报、百度搜索、新闻链接甚至烧残的纸片等形式写的小说吗?由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策划出版的《五道口贴吧故事》在读者一片心急如焚的期待中,即将如约而至了!

公司不惜一切财力物力,潜心运作的现象级烧脑大作!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你万万想不到!作者贺奕是一个大隐于五道口的文字高手,笔力惊人却为人低调,很少人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

在挖空心思苦追3年后终于感动大侠,诚意出版。《五道口贴吧故事》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即“五道口”系列。2013年其同名主打篇于网上一经推出即引发剧烈风暴,成为奇观。笔者初识“五道口”系列小说,即为作者极具创造力的实验性写作手法所倾倒,恐怕连东野圭吾看了也要为之惊叹。

    在《五道口贴吧故事》里,凶杀案是通过一份网上的帖子而展开的,一位叫“随处是终点”的网民在帖子上介绍了王庄小区的凶杀案,引起网民的讨论,网民对案件的猜测,对作案动机的分析,以及对案情的调查,也随着案件侦查的进展而不断使网上的讨论发生分歧。即使案件告破,网上的讨论仍未停止,甚至网民又发现案件的破绽,转而又猜测发帖子的楼主是什么身份……血淋淋的凶杀案在网上变成了一桩社会新闻,在一个城市里每天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人们对这些社会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小说通过一桩凶杀案件所引起的网络讨论,揭示出凶杀如何成为了网络上饶有兴趣的谈资,也揭示出人们被一桩凶杀案刺激下的种种心态,让我们看到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是如何与一个活生生和现实对接的。城市的面目也由此变得更加隐晦。

《五道口贴吧故事》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正因为微信和微博是时下中国最为流行的社交工具和自媒体,让无数人的生活方式都为之改变,贺奕才决意尝试将这些网络社交工具作为小说叙事的载体。也意在证明,小说形式创新的可能性并未被穷尽,或许永远也不会被穷尽。

最后说上一句,这绝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将是一次提高智商的阅读体验。

 

不服来看!

书评:

网络时代的另类清明上河图

              白进荣

认识贺奕,源于之前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热帖“五道口系列小说”。

五道口是北京的一个地名,贺奕所工作的大学就在五道口,以身边熟悉的生活作为基本写作资源,这大概是很多作家采用的方式,比如人们都爱引用的福克纳的话,他说他只写他的像邮票大小的故乡。但贺奕并不是因为他生活在五道口,就要写个五道口的系列,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五道口这个地区的特殊价值。五道口毗邻中关村,这一大片地区都属于北京的大学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七八所重要的大学都聚集在这里。显然这里成为了那些期待得到最新最高教育的学子们格外钟情的地方。竟然有人把五道口称为 “宇宙中心”。贺奕应该很在意这个称谓,立足于“宇宙中心”,还怕对这个世界看得不真切吗?五道口的特殊性还在于,这里本来是北京的城乡结合部,尽管全球化时代的迅猛扩张,逐渐把这里变成了大学教育和科技开发的核心地带,但它曾经的卑贱身份仍然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因此在这里更容易触摸到现实生活的肌理,特别是那些人烟密集之处,如廉价的咖啡店、拥挤的出租房,仿佛就是后现代的柔软的褶皱,是菌落最活跃的地方。

《五道口贴吧故事》是说的一个出租房内发生的凶杀案的故事。俄罗斯姑娘柳芭租住在王庄小区,房东是一位独身老人,年轻时曾为援华的苏联专家工作过,因此愿意将房子出租给一位俄罗斯姑娘,老人也非常照顾柳芭,这一天老人上楼去找柳芭,发现柳芭赤身裸体被绑缚在床架上,阴道里倒插着一只啤酒瓶,身下的床单被鲜血浸透,老人赶紧报了案。案子最终告破。凶手是一个外号水哥的 年轻人。他在酒吧里认识了柳芭,趁柳芭酒醉与她发生了性关系。这次来找柳芭想与她再续前缘,却遭到拒绝,于是就发生了强暴的凶案。《一个故事的两面》是说的一次修理电脑时发生了交接错误的故事。两个陌生人分别将自己的电脑交到一个修理店修理,一个是美发店里的美发师边俊,一个是设计事务所的女白领晏妮,但两人去修理店取电脑时各自拿错了电脑,他们打开电脑发现了这个错误后,设法联系上了,并约定了交换电脑的方式。没想到因为一次电脑事故让两位陌生人认识了,并有了交往,并影响到各自的情感生活。

从我的复述来看,这两个故事并没有太多新鲜之处,类似的凶杀故事,类似的陌生人巧遇后的情感纠葛故事,在当代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中说得上是比较常见的故事模式。问题是讲故事的方式。贺奕这两篇小说最让我惊讶的便是他的讲故事的方式,他的讲故事的方式大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他转换了故事的主体,《五道口贴吧故事》中的凶杀故事将其叙述主体转换成了网络,《一个故事的两面》中的情感纠葛故事将其主体转换成了电脑。因为叙述主体的转换,故事所揭示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转换。有意思的是,这两篇小说的叙述主体,一则是网络,一则是电脑,都是代表着最新科技的传媒工具,是信息化时代的标志性物件。显然,网络和电脑,是与“五道口”这个宇宙中心最相匹配的叙述主体,它本身就具有一种象征的意味。但贺奕并不刻意渲染其象征性,因为作为叙述主体,它将引导我们通往幽深的曲径。在《五道口贴吧故事》里,凶杀案是通过一份网上的帖子而展开的,一位叫随处是终点的网民在帖子上介绍了王庄小区的凶杀案,引起网民的讨论,网民对案件的猜测,对作案动机的分析,以及对案情的调查,也随着案件侦查的进展而不断使网上的讨论发生分歧。即使 案件告破,网上的讨论仍未停止,甚至网民又发现案件的破绽,转而又猜测发帖子的楼主是什么身份……血淋淋的凶杀案在网上变成了一桩社会新闻,在一个城市里 每天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人们对这些社会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小说通过一桩凶杀案件所引起的网络讨论,揭示出凶杀如何成为了网络上饶有兴趣 的谈资,也揭示出人们被一桩凶杀案刺激下的种种心态,让我们看到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是如何与一个活生生和现实对接的。城市的面目也由此变得更加隐晦。《一个故事的两面》具有更强的形式感,小说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以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作为叙述者,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矩形平面,仿佛就像两个电脑的屏幕。虽然 两个主人公从此相识并有了交往,相互之间有了关心和帮助。但事实上他们彼此并不信任,他们更愿意相信电脑,从电脑上获取对方的信息以窥视对方的内心。小说 揭示了人与人的隔膜,这正是城市的顽疾。而人们只能把信任寄托在高科技的电脑上,这也许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危机。我从小说中读到了这样的暗示。

     英国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曾经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 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贝尔的这个观点启发了我们,在今天,对小说形式的强调,完全是内容表达上的需要。为什么当下小说的城市叙事总是遭到人们的责难,认为城市叙事不如乡村叙事?也许原因就在形式上。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与城市的审美情感相对应的小说形式。如果说乡村的故事是线性的话,城市的故事就是非线性的。传统的讲故事是线性的叙述,我们的作家基本上是在用传统的线性叙述来讲述城市的故事。这种线性的叙述显然难以充分展示一个非 线性的城市时空。贺奕的“五道口系列小说”完全放弃了传统的线性叙述,他在尝试着一种有“城市意味”的形式。我以为,贺奕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形式不是一种脱离内容的纯形式,而是与他看世界的方式相吻合的。

 

书摘:

  五道口贴吧故事

                                   

以下文字均摘自网络

@随处是终点  12-10-20  18:46

三天前发生在本地王庄小区的命案,相信大家都有耳闻吧?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媒体作过报道,坊间的各种传闻却早已沸沸扬扬。毕竟,单凭死者是位年轻貌美的俄罗斯女孩这点,就足以激发人们对于案情的无穷猜想了。之前看过网上关于这起案子的一些讨论,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编故事或猜谜,鲜有真材实料。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将几天来的道听途说罗列出来,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目的无非是尽可能揭开真相,让凶手早日归案,让亡魂在九泉之下早日安息。当然,要是大家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权当听故事好了。

关于案子的定性,也就是死者的死因到底是什么,警方至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至少就我掌握的信息来看是这样的。死者名叫柳芭,25岁,在王庄小区租房不到半年。她的房东是位独身老人,退休前为某国营工厂总工程师,就住女孩同一单元的楼下。据说案发当晚,老人有事上楼去找女孩,发现房门虚掩,推开进去,见她倒在血泊中已经断气,当即报警。虽然派出所和分局刑警大队接案后迅速派员封锁现场,并对部分围观居民和闻讯赶来的几位记者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关于女孩死相骇人的议论还是不胫而走。据说这位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柳芭,被发现时赤身裸体,双手用布条绑缚在床架上,嘴里塞满一团纱巾,而一个断开的啤酒瓶的上半截倒插在阴道里,身下的大半张床单都被鲜血浸透。需要特别点明的是,那半截啤酒瓶一直插入到瓶颈下的弧形部分,并且竟然没有去掉瓶盖。

依上所述,似乎很容易得出结论,这位女孩是先遭强暴,然后被虐杀的。然而警方迟迟没有结案,说明案子的内情有可能比表面呈现的更加复杂。

想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 

@蓝色冰皮  12-10-20  19:07

怎么看?我饭都吃不下了。 

@猴头菇  12-10-20 19:31

我也住五道口,怎么没听说过这事? 

@好奇号火星车  12-10-20  20:08

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媒体作过报道?一定是有关部门下了封口令吧?

 @霸气外漏  12-10-20  22:41

五道口是全北京老外最扎堆的地方,出点这种事再正常不过了。

 

@穿云线  12-10-20  23:01

作为长期热爱悬疑推理故事的美剧迷,说点个人看法,本案毫无疑问是谋杀,尽管警方到现在还没确认。警方可能有怠慢,有不重视,但绝不是傻子,该调查的一定会去调查,该暂时不公布的就不公布。不了解办案经过的人最好闭嘴。

 

@美得想毁容  12-10-21  06:19

淡定围观,坐等真相。

 

@随处是终点  12-10-21  20:46

这两天不时听到有人说,要换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在五道口出这样一件事一点都不奇怪。那好吧,我也抛开案子先来说说五道口。

五道口的得名,缘于此地是从前的西直门火车站,现在的北京北站向北出京方向第五个道口。上世纪最后十年,当这儿还是一片暴土扬尘、遍地矮旧平房的城乡结合部时,便一度以地下摇滚中心、盗版碟和打口唱片的销售窝点、冒牌服装的集散地名噪京城,成为众多追逐新潮的年青人心向神往的一方圣土。那时,围绕以各国留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学院,周边遍布着廉价地摊、倒汇黑市、满墙涂鸦的夜店、熙熙攘攘的服装大棚、各形各色的中西餐馆,充斥着长发披肩的艺术家、三五成群的朋克党、穷困潦倒的北漂族、一心勾搭洋妞的小痞子和倚门揽客的发廊妹。直到新建的轻轨穿空而过,沿街的棚户区被逐片拆除,才代之以如今蔚为壮观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学院周边经过治理,曾经风光无限的韩国街和各种饭馆小店都被荡除一空,辟成用水泥和铁栏圈起的绿地。今天的五道口早已失去特色,沦为一片再平庸不过的商业区,仅有路边零星点缀的外文招牌,大街上不时飘过的不同肤色的面孔,还能让人依稀捕捉到逝去年代的余光流韵。

但话说回来,现今的五道口繁荣归繁荣,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平静。不久前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治安最差十大地区中,五道口赫然在列。在这里,酒吧中的醉酒斗殴几乎夜夜上演,街角某处随时可能在进行隐秘的毒品交易。所以,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五道口出任何案子确实都无须大惊小怪,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儿是五道口。

 

@猴头菇  12-10-22  09:07

怪我孤陋寡闻了,原来五道口还有这么一段历史呢!

 

@美得想毁容  12-10-22  11:18

楼主你到底什么意思?先说这案子复杂,然后又说没什么奇怪,你东拉西扯的是什么目的?莫非是想把水搅浑,转移视线?说不准你就是凶手呢,呵呵呵。

 

@霸气外漏  12-10-23  01:23

那会儿的五道口,绝对是北京第一潮地,哪有西单、三里屯和后海什么事啊。

语言学院里就连烧锅炉的,商店卖东西的,全找的洋蜜。

都剩回忆了。

 

@羽衣天使团  12-10-23  14:34

[发起投票]喜欢五道口的理由(最多可选两项):

时尚的服装

个性的小店

漂亮的小妞

多元的文化

……

 

@只爱下跳棋  12-10-23  19:19

求证:本人就在五道口的东升大厦上班,昨天刚好听楼上另一家公司的朋友说起,跟他同部门的一个名叫余麦的家伙几天前被警方抓走了。推算时间,应该就在俄罗斯女孩出事之后。反正这家伙到现在没再露面,打他的手机也总是关机。朋友说这家伙一向吊儿郎当,爱在网上勾搭女孩,跟同事一聊起跟性有关的话题就特别来劲,貌似在那方面很有经验的样子。

不知道此人会不会跟本案有关?

 

@好奇号火星车  12-10-23  20:12

如果真是这个余麦干的,那警方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宣布破案?

 

@呀咿呀123  12-10-23  21:49

这事这么受关注,不就因为死的是个老外吗?要是换成中国人,只怕早就遗忘到不知哪个犄角旮旯去了吧。

 

@流云只从天外来  12-10-23  22:36

本人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虽说所在岗位与这案子八竿子打不着,但凑巧通过内部渠道听说了跟案子有关的一些情况。就网上来看,目前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与死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本人姑且从各种可能的作案动机入手,作点粗浅的分析。

第一,为财。犯罪嫌疑人本意是想入室行窃,很可能事先踩过点,知道这里住的是位外国女孩,满心以为比一般国人有钱,想要大捞一票,结果闯入后意外遭遇女孩,于是残忍地下了毒手。问题是,小偷再笨也该想到吧,一个租住在连电梯都没有的老式单元楼里的年轻老外,能有多少可偷的家当?再退一步,就算犯罪嫌疑人是流窜作案,闯入纯属偶然,为了杀人又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呢?另外,据说屋内并无任何翻箱倒柜的迹象,也没有发现财物损失。因此,这一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最多1%。

第二,为性。本人虽从未见过柳芭,但坊间传说足已为本人脑补柳芭漂亮的面容、挺拔的乳房和婀娜的体态。可以想象,当柳芭这样的天生尤物出现在眼前,多少男人心头的欲念之火会被熊熊点燃。不排除其中某人兽性难捺,寻机闯入柳芭家中将其强暴。但是,难道说犯罪嫌疑人在得到满足后并不急于杀人灭口,从速逃离现场,竟然还有闲心用啤酒瓶来慢慢折磨柳芭致死吗?另据内部流出的消息,警方之所以迟迟不能结案,是因为在柳芭体内并未找到任何男人的精液。果真如此,则这一可能性会大大减低,只占20%。

第三,情杀。或许是追求遭到拒绝,或许是恋情走到尽头,总之其中被抛弃的一方因爱生恨,以至采取此种极端手段。鉴于这是男女关系中屡见不鲜的一种情形,警方肯定已排查过与柳芭关系密切的所有男人,如果再把柳芭有可能是同性恋的因素考虑进去,说不定也排查过与她关系密切的所有女人,只是有何发现暂时还不清楚。这一可能性无疑最大,只是作案手法的稍显离奇让它打了折扣,50%。

第四,仇杀。犯罪嫌疑人与柳芭结怨甚深,已到不把她除掉不能解心头之恨的地步。但是,一个来华不过区区两年、看上去没有任何特殊背景的小姑娘,如何能把人得罪到这步田地呢?当然网上也有人说,柳芭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是妓女和恩客的关系,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这一可能性不能说没有,10%左右吧。

第五,性虐游戏,也就是常说的SM。本人无意冒犯死者,但从对现场的描述来看,柳芭很像是为追求极度性快感跟人玩过了头,不幸弄伤下体,失血过多而死。玩伴应当跟柳芭相熟,甚至就是她的相好,只不过出事之后因畏惧担罪而逃逸。假设柳芭之死真是施虐一方的玩伴失手所致,那是否还能确认为他杀?受虐一方的柳芭,是否也该为自己的死承担部分责任呢?这一可能性在本人看来,反倒不容轻忽地相当之大,30%到40%。

 

                      @金五斗  12-10-23  22:59

哦,反正外国人在床上干出任何事都不会让我吃惊,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差远了。

 

                    @长相思摧心肝  12-10-24  02:28

总之是客死异乡,可怜的女孩!

 

@柠檬酸de味道  12-10-24  13:30

这事也犯得着拿来讨论?那女孩是什么货色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出卖自己也就罢了,还用这么变态的方式,叫我说她就是自己作死。

 

@蓝色冰皮  12-10-24  14:04

人都死了,还这么埋汰人家,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吗?

 

                       @劈果子  12-10-24  14:42

个人觉得除上述种种外还遗漏了一种可能,就是死者生前染有毒瘾,因无力偿还购买毒品的高利贷才被毒贩杀害。真相有时就这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当然这要等看到验尸报告才能下定论。

 

                     @爱的微量元素  12-10-24  15:11

五道口的水可不是一般深。说不定警方已经破案,但出于某种原因不得已隐瞒,比如说案子背后牵动着国与国的关系?

 

                      @随处是终点  12-10-25  21:14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分析。如果警方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希望大家的集思广益能给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点帮助。有些朋友说话不太礼貌或很武断,在此一并笑纳,但必须强调的是,没有真凭实据的支持,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空谈上。

趁这两天略有余暇,我带着自己和大家的种种疑问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走访了王庄小区的一些居民,也与那位房东老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甚至试图进入柳芭生前的住处一探究竟。虽然最后一项未能如愿,但还是掌握到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先说柳芭。网上一直有种声音,认为柳芭从事的是那种为人所不齿的职业,且还援引各地扫黄行动中时常有俄罗斯籍妓女落网,就连俄罗斯《消息报》不久前也承认在中国约有六千名本国性从业者作为例证。但我获悉的事实足以粉碎这一说法。柳芭曾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汉语专业,因成绩优秀获得了来华留学一年的奖学金,之后便留在北京,在几家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中国公司兼职当翻译。但凡与柳芭有过接触的人,都毫无二致地认为她是位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的女孩,虽然交友观念比之一般中国女孩来得开放,身边的异性朋友较多,但在性方面绝非来者不拒,说她靠出卖身体挣钱更是十足的污蔑和侮辱。

再说房东。这位前国营工厂的总工程师,堪称我平生见过的气质最儒雅的老人,至少就表面印象来说是如此。当初还在住房实行分配制度的年代,他的一套两居没有达到应享的标准,于是又在同一单元的楼上补了一套一居给他。十年前工厂改制成私营企业,老人因受新老总的排挤被迫提前退休。从那以后,他的退休工资几乎一直没涨,时至今天都很可能只跟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相上下。尽管老人一直未婚,没有家庭负累之说,但估计面对飞涨的物价也备感压力,所以近些年才将那套一居用于出租。半年前前任租户退租,老人再次贴出广告,结果接下来的几天里求租的人踏破了门,最后老人却选择了出价最低的柳芭。老人年轻时学的俄语,达到堪称精通的地步,尤爱听俄罗斯原文歌曲,因此对柳芭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这一老一少、一中一外两个人,很快就超越了一般房东和租户之间仅仅建立在金钱来往和设施维修上的关系,尤其是老人,平时对柳芭照顾有加。出事那晚,他正好兴冲冲地带着自制的俄式腌黄瓜上楼去请柳芭品尝,却发现她竟已遇害。随后,据说老人家里的灯光彻夜未熄,一台老式录放机里的俄罗斯歌曲一直放到天亮,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譬如《小路》、《三套车》、《喀秋莎》、《纺织姑娘》、《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从那天起,老人犹如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一般,变得失魂落魄,神思恍惚。我曾亲眼目睹有小区的居民在他出门散步时上前搭话,似乎想打听一点有关柳芭的情况,但老人只用他那仿佛已融化在悲伤中的目光缓缓一扫,对方就不得不识趣地收住了话头。

至于那个叫余麦的,据我了解确实认识柳芭,因此他的被抓应该是跟案情有关。但为什么警方至今没有公布他就是凶手,估计一可能是他本人拒不认罪,二可能是警方尚未找到铁证。呼吁熟悉和认识此人的朋友如有可以提供的线索,比如案发当晚他的行踪和随后的动向等等,都可及时向警方通报,以便协助本案早日告破。

 

@小手插兜  12-10-25  22:00

如果叫余麦的真是凶手,警方出于某种原因又暂不公布,大家在这里分析来分析去的不都是瞎忙活吗?还是先把这人的底细查查清楚吧,必要的话不妨全网人肉。

 

                        @土肥圆  12-10-25  22:19

楼主还去实地调查了?叫我说就是闲得蛋疼。

 

                        @夏花薰  12-10-26  04:33

楼主心思细密,分析合理。很为女孩惋惜,期待凶手早日归案。另外,只爱下跳棋朋友,你有没有更多余麦的背景资料?

 

@富少426  12-10-26  06:19

严重感觉这位房东有作秀嫌疑!

 

                       @蜡笔小熊  12-10-26  08:31

死过人的凶宅这下不容易租出去了,伤心总是难免的。

 

                       @红先黑后  12-10-26  10:03

这里人杂,楼主不必理睬那些低素质和无聊的人。

支持楼主进入死者房间展开调查,说不定能发现警方遗漏了的线索。如果能绘出房间和楼层的平面图,将更便于分析。当然,也希望届时能带上相机,从各个角度对房间多拍些照片,可能的话最好弄张这位漂亮女孩本人的照片发上来,作为遗照供大家瞻仰纪念。

 

                        @夏花薰  12-10-26  13:33

凶手只有余麦一个吗?会不会是团伙作案?如果他们有人碰巧也看到了这帖子,那楼主再去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啊?

 

@只爱下跳棋  12-10-26  19:57

 

看网上不少人关注起这个余麦,我今天特意跟我那位朋友,也就是他的同事共进午餐,借机摸了一下这家伙的情况。一点没错,此人确实跟遇害女孩认识,看来十有八九是因为涉案才被警方拘捕,要不然也不会直到今天还不见人影。

       @随处是终点  13-02-04  06:45

最后一次上来说几句,我是谁一点都不重要。大家在网上本来就是萍水相逢、不拘形迹的匆匆过客,每一个ID背后都有一段只能由自己去过的生活。对于我在前面引述的余麦的话也请不必较真,因为大部分都是基于没有任何实证的主观推测。大家就当是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个无须追究真假的故事吧。

 

 

现象级神作惊艳亮相:《五道口贴吧故事》 <wbr>@北京汇智博文 <wbr>免费试读招募
喜欢可以赠金笔哦!

欢迎关注本博“阅读好书推荐”,申请试读请加入“阅读好书推荐图书试读” QQ群(群号:129273743),我们努力为大家服务!争取更多试读书籍给博友们看。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请推广阅读,介绍给喜欢阅读的朋友。姐妹读绘本:@天津麦田文化 <wbr><wbr>《我也行呀!没关系呀!我也是那样吗?》姐妹读绘本:@天津麦田文化 <wbr><wbr>《我也行呀!没关系呀!我也是那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